当娘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急躁?咱们娘不是说了吗,如今你月份大了,坐下起身时要缓着来,不可着急。”
谢氏五月时有孕,如今肚子已经快五个月了,平日里谢氏养胎特别精心,今日却顾不上了。
“我的身子我自己知道,夫君快走吧。”
“夫人别急,你且坐下听我讲。”
谢氏不肯坐,又忙问:“梅小姐这时候在梅家还是贺家?”
“在贺家,将才人才到,这会儿估计正跟梅老爷他们说话,咱们这时候去不合适。”
“说得也是。”
谢氏坐下,又道:“那咱们半下午再去吧。我知道梅小姐有午歇的习惯,半下午去梅小姐午歇也起来了,咱们去正好。”
谢氏坐妥当了,这才问夫君:“刚才你说梅小姐什么排场,什么用不上你的话,又是为何?”
温子乔叹气:“你将才没在,所以没看到送梅小姐家来的那些人。我虽没什么见识,也看得出来护送梅小姐的人都不是普通护卫。”
谢氏:“不是贺家梅家的护卫?”
温子乔摇摇头,不是。
将才他要走时,听到贺家管家称呼领头的那个叫大人。什么人能被称之为大人?自然是有官身的人。
贺家二少爷如今在翰林院,他再得圣宠也不可能求得朝廷派兵护送梅小姐出行。温子乔猜测,这些护送梅小姐的士兵,肯定是因为其他缘由才跟着梅小姐。
“梅小姐站得太高了,我猜啊,我就算考中进士,大概也只是个微末小官,估计不上梅小姐什么忙,我怕我辜负了梅家的栽培。”
见夫君叹气,谢氏却笑了:“夫君常跟妾身说,读书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可不着急,也不可太着急。我想呀,读书是这样,换成做官也是同样的道理,夫君这般聪慧,怎么如今就不明白了?”
温子乔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今日见过梅小姐之后心头难免懊恼,气自己不不够争气。
温子乔:“梅家尽心栽培我,给我延请名师,照顾我们全家吃穿住行,这等深情厚谊却不能早日报答。唉。”
谢氏温声道:“贺二爷自然是会当官的,他若是步步高升,梅小姐的身份自然水涨船高。你也说了,梅小姐如今也很不一样,他们夫妻自然会越来越好。”
“我们比不得贺家梅家,但夫君也不差,若是有贺家梅家扶持,夫君以后的前程自然顺遂。微末小官也不怕,待以后你慢慢走上高位,自然能帮得上梅小姐。”
贺家梅家原本就不是普通人家,她夫君受梅家恩惠读书渐渐起来了也不算什么,就算以后夫君做官,温家跟贺家梅家也不可同日而语。
谢氏知道自己家几斤几两,心里头没有一步登天的念头,只想着有几分本事就出几分力,所以她心里十分踏实,也十分坦然。
谢氏一番心里话叫温子乔愣了一下,温子乔随即笑道:“枉费我读了这么些年书,在这件事上竟不如你想得明白,可见你才是明白人。”
谢氏笑道:“我原来也不明白,后来呀,跟着于夫人知书明理,又常去林夫人跟前陪她说说话,我才慢慢琢磨出来的。”
人跟人都是一样的,人跟人又不一样。
因为都是人,所以不必高看别人贬低自己。
因为人跟人出身不同,天分不同,所以要接受这种不同。就算穷极一生也比不上别人,也要专心过好自己的日子。
还未出嫁时,谢氏跟着她秀才父亲读了许多书,跟村里其他愚昧的小娘子比起来,她觉得她跟她们都不一样。
后来嫁给夫君后来了梅家,她有了跟着于夫人读书的机会,跟梅家管事学本事,她越通晓事理,她越知道自己的平庸,越低得下头。
在谢氏看来,对梅家小姐低头也不叫低头,因为梅小姐不会踩着她,能碰上这种主家,是他们夫妻的福气。
温子乔夫妻有商有量,孙平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郎独自回到孙家,关上门来自己慢慢琢磨事情。
孙平手里捧着书,心里面却在想前些日子孙家族里给他写的信。族长叫他帮孙允说说好话,请浔大伯通融,叫孙允再来南溪县跟着浔大伯读书,明年好顺利考中举人。
当时浔大伯看了孙家族里写给他的信后,叫他不用管这些闲事,叫他好生读书,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前程。
孙平其实也不喜孙家族里,但他家的祖坟、他的户籍都在孙家,他还是孙家人,他不可能全然不顾及孙家。
今日见到梅小姐家来的排场,孙平内心跟温子乔一样震撼,他当时就想,贺家梅家早就不是孙家比得上的人家,他只要跟着浔大伯好好读书,有这层关系在,他何愁以后呢?
经历了家中变故,孙平比他同龄的孩子成熟许多,想明白其中细节之处,孙平为自己庆幸,也让他对孙允引以为戒。
“来人。”
外头进来一个孙家下人:“平少爷有何吩咐?”
“一会儿你去问问二郎,今日下午可还要读书?”
休沐日不用做功课,昨日羡林跟他说好了下午一块儿读史,这会儿梅小姐回来了,也不知道他还来不来读书。
孙家下人听命去贺家。
梅羡林听下人说完后,点点头道:“既已说好了,自然是要去的。”
“小的知道了,这就回去告诉平少爷。”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