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

sp; 结果刚走进考场就看见了俞妙则,然后第一名梦碎了。

  俞妙则:小样!还想趁我不备抢我学习之星!

  其他同学考完试都是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样子,但是对俞妙则的影响不大;出考场后到饭堂吃完饭,晚上再回宿舍补充好睡眠,第二天又生龙活虎地来教室了。

  七年级的普通月考是考三天,所以中午也能充分休息好,到下午考前半个小时再慢悠悠地走到考场。

  在俞妙则的词典里,也从来都没有“考砸”这个词语。

  等到周五考完试后,其他同学回家了,参加初联选拔赛的学生就继续留在学校里,到周末就参加选拔赛。

  半个月后,选拔赛出了成绩,张贴在教学楼下的公告栏处。

  数竞班的学生们在上课前都聚集到公告栏前看。

  城阳实验中学有92位同学参加选拔赛,但是却只有25位同学获得参加初联复赛的资格。

  数竞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路,而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年奥数,最后都没能进入复赛的九年级学生,他们的数竞生涯很多也就到此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进入复赛的学生的战斗。

  包括其他科目的老师,都是让他们将更多心思花在比赛的最后冲刺上;至于其他科目的学习,等到比赛结束后再补也不迟。

  一切都是为了升学做准备。

  饶梦君和林淑也进入复赛了。

  饶梦君是已经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这对她来说已经是二战了,尽管参加初联的主流群体其实是初三学生,但她却不可能真的临到中考还将全副身家压在竞赛上,所以今年是她最全身心投入准备比赛的一年。

  而林淑已经在学物竞了,她原本是觉得,与其去拼搏岌岌可危的数竞,还不如换一条路走走。

  本来她以为今年是进不到复赛的,但现在既然进了复赛,她便又将物竞的课程放一边,接下来半个多月再为数竞努力一把。

  对于前路并不明确的未来,她们同样茫然。

  在这个决胜阶段,俞妙则也感受到身边同伴们很焦躁。

  倒是学校将他们像大熊猫一样看护着,希望他们能吃好喝好睡好,然后学习好,争取在初联获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

  于是每天学校还给他们提供免费的鸡蛋和牛奶,偶尔还有鸡腿加餐。

  这样营养充沛的生活,让俞妙则的身高又继续往上拔高了。

  就算和初三的学生站在一起,也并不会很明显。

  初联复赛的时间是在四月中旬,考试模式也很类似于高联。

  考试当天,考生们早早起来吃过早餐,做好充足的应试准备。

  初联一试是早上八点三十分开始,考试时间是六十分钟;中场休息二十分钟,继续考二试,到十一点二十分结束考试。

  其中二试只有三道解答题,但是分值很高,是冲刺一等奖的关键。

  今年的几何综合题的考点是相似三角形和几何运算,和过去两年的真题相比要稍微复杂一些。

  俞妙则做完这道题,感觉脖子都有些酸痛了。

  时间还剩下三十分钟,她揉了一下脖子,就继续完成最后一道题。

  这道题是经典数论题目,分值为25分。

  直到剩下五分钟时,她才搁笔。

  随着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不管有没有做完题目的同学,都好像听到了命运的钟声。

  也许要到五月份才能出成绩,以及确认奖项,接下来这段时间,学生们的心态也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在答题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很不妙了,回来后就开始提前准备明年的竞赛,或者直接就对数竞失去信心了。

  还有同学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安心地等待出成绩。

  前者是大多数同学的心态,后者是俞妙则。

  初联后面接着期中考试,还有同学盼着她因为竞赛分心,就能被自己弯道超车,但这只是妄想。

  七年级的知识点对俞妙则来说还是太简单了。

  除了政治还需要多背一遍,其他科目都是理解性做题,所以完全没用难度。

  而成绩也从来不会辜负她。

  初联成绩公布后,城阳实验中学算是硕果累累。

  两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四位同学获得二等奖,以及九位同学获得三等奖。

  除了俞妙则,另一位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是一个第三次出战的初三学生。

  俞妙则也是今年的本省一等奖获得者当中唯一的初一学生。

  城阳实验中学立刻在学校门前挂出鲜艳的红色喜报,致力于让每个从学校门前路过的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但是这次系统却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很麻利地给俞妙则发放奖励。

  因为在获奖后,学校迎来了一个很特别的人。

  俞妙则还在教室里上着生物课时,付老师突然进来喊她出去一下。

  她还不知道是什么事,觉得有些奇怪,就起身走到教室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