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

言,为阿妩办了十七岁生辰礼,生辰礼隆重但清净,反正现在后宫所有人都唯阿妩马首是瞻。

  最让阿妩感动的反而是德宁公主,竟将她及笄时的生辰礼,一件罕见的黄金头冠送给阿妩,阿妩当然不敢要,这都是按照份位诰命来的,哪能随便戴。

  但德宁公主坚持,她眼神热切地看着阿妩:“你戴戴,偷偷地戴戴,我觉得你戴上更好看!”

  阿妩拗不过,戴了,德宁公主好一番端详,更喜欢了,围着她转圈,喜滋滋地道:“阿妩就是好看!”

  晚间时候,阿妩和景熙帝提起来,自然是大赞德宁公主,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多好的女儿啊,可惜不是她生的!

  景熙帝听她那言语:“只比人家大一岁,你也得生得出来才行。”

  阿妩哼哼:“反正她现在唤我母妃。”

  她已经提前享受到当人母妃的感觉了,可以收孝敬了呢。

  景熙帝略沉吟了下,轻笑:“朕曾经说过,其实对太子和德宁,朕心里种种不满,不过好在他们两个都是性情良善的孩子。”

  阿妩听此,忙捂着肚子,大声道:“阿妩生出的孩子必也是良善聪颖,而且长得好看!”

  虽然太子人好,德宁公主也好,但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啊。

  他必须也夸她的孩子!

  景熙帝看出她的心思,笑:“嗯,阿妩好看又聪明,阿妩生的宝宝最乖。”

  阿妩听着,满意了,这还差不多!

  景熙帝笑着间,视线落在阿妩隆起的腹部。

  那里,孕育着他的血脉。

  他良久地注视着,之后笑意逐渐收敛,视线却变得深远。

  ***********

  因是双胎,到底比寻常胎儿生产要早,多少算是早产了,好在两个孩子不算太大,生产还算顺利。

  先生了一个小皇子,之后又出来一个小皇女,一下子儿女双全。

  当听到小孩儿“哇儿哇儿”的啼哭声时,阿妩的心落了地。

  她知道自己这一生有了着落,哪怕父兄再不归来,她有了自己的儿女,自己的亲人。

  而阿妩喜得龙凤双子,景熙帝自然大悦,皇太后更是欢喜得泪如满面。

  要知道景熙帝继承帝位十八年,统共只得太子和德宁,现在一口气多了皇子皇女,两个变四个,一年时间超过过去十八年,这自然是大喜临门。

  后宫全都得了赏,赐银若干,纻丝四表里,披红挂彩,所有妃嫔全都喜气洋洋,整个朝堂也为之精神一震。

  景熙帝传谕礼部登记造册,祭告祖庙,宴请群臣,大赦天下,并接受百官吉服贺喜,同时选择吉日,昭告天下臣民百姓和各王府,并赐绮纱和彩锦等。

  同时命礼部选民间妇女无夫者约莫百人进宫,侍奉皇子皇女。

  一时之间,整个大晖天下都沉浸在喜气之中。

  阿妩自生产后,更是被精心照料,只每日为她侍奉身子的宫娥女官便有上百人,这些人轮番照料,日夜不休,处处谨慎,无微不至。

  更不要说每日所吃所用,都是御医悉心安排的,对她身体进行调理。

  或许是精心滋养的缘故,她出月子时,身子已经康健,并不觉哪里不适,只是有些许恶露。

  生产两个月,阿妩被加封皇贵妃,仅次于皇后,待到皇子皇女百日时,景熙帝命真人道士于宝殿修建祗答洪庥金箓,举办长达七昼夜的大醮,为龙凤双胎祈福。

  这龙凤双胎得如此尊崇,帝王的欣喜溢于言表,天下皆知,甚至远传番邦异国。

  而太子妃所生的皇孙,相比之下,便显得冷清太多,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为此太子妃自然怨恨得很,哭诉埋怨,每每发泄于太子。

  太子并不喜太子妃,不过是因太子妃怀孕而尽为人父为人夫的心意,听到太子妃抱怨,大多时候忍耐不言,偶尔听她说得多了,便出言警示。

  太子妃屡屡挑拨,见太子不为所动,便愤而回去娘家哭诉。

  谁知道英国公一听太子妃的话,便脸色大变:“你生的是皇孙,太子之子,皇贵妃娘娘所生是皇子,帝王之子,岂可同日而语!”

  太子妃愣了下,脸上尚且挂着泪珠,不敢置信地望着自己祖父:“可是太子为储君,孙女家中皇孙,为皇家嫡长孙,难道贵不过那个庶出皇子吗?”

  英国公气得跺脚:“你枉为储君妇,竟说出这种不识大体的言语!太子一日为储君,便万万不能和帝王相提并论,你难道不知?”

  这件事说直白点就是,你爹是帝王,你爹就有权利对自己生了儿子大肆庆贺!

  尽管你是太子,但你还没登基为帝,你的嫡长子,再贵,你这太子能不能登基还两说,你儿子能不能当太子还两说。

  总之,帝王的儿子,哪怕不是长子,也比你的儿子金贵!

  更何况,如今那位小娘子已经迅速爬到了皇贵妃的位子,此时帝王要对东海镇安侯府下手,大家都看出苗头了,若皇后因此受到牵累,小娘子立即就能爬上凤位,人家的儿子便是嫡出,倒是比太子这个庶妃之子更为尊贵了。

  英国公这么一番解释后,太子妃也是愣了,一时含泪问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