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千门36天局> 第6章 黄佐断臂

第6章 黄佐断臂

。并且给服丧中的岳飞去信,请他以国事为重,提前销假回襄阳监守。岳飞接书后立即回襄阳就任。

  边境上的警报日益紧急,张俊欲弃守盱眙,刘光世想舍弃庐州,两人皆夸大敌兵势力,上报建康都督府和杭州行在。

  张浚得悉大怒,立即用书信告诚张、刘二大将,信中责道:“贼人刘豫的士兵,以逆犯顺,如果不予以剿灭根除,何以立国?朝廷养兵,正为今日。只宜进战,不许退后。”

  高宗闻警大惊,对左相赵鼎道:

  “张俊、刘光世恐怕不足以担负重任,不如命他们退守长江。当令岳飞率岳家军东下,抵制叛贼刘豫。”

  赵鼎点头称是,当即代拟诏书,遭使臣星夜送至建康,交给张浚。

  张浚接诏后,不禁对参谋吕址慨叹道:

  “这样事怎可使得?赵丞相日侍帝侧,难道亦不加谏阻么?"

  ”张丞相有高见,何不上疏一纸,由在下送到杭州去呢?"

  吕址道。

  “好,我这就写。”

  张浚遂援笔写道:

  “张俊、光世渡江,则无淮南;而淮南之险,与贼共有。淮南之屯,正所以屏蔽大江。若使贼得准南,因粮就运,以为久计,江南岂可保有乎?今正当合兵掩击,可保必胜;若一有退意,则大事去矣!且岳飞一动,襄、汉有警,何所恃乎?愿朝廷勿专制于中,使诸将有所观望也。”

  上疏写好后,即遣参谋吕址驰奏。高宗闻奏,当即手书回答:

  “如不是卿的见识高深,虑谋远大,怎能有如此好的主张。今朕一应从卿议决,如各将有不用命,皆听卿就地军法从事。”

  张浚接诏大喜,忽得庐州军报,云:

  “刘光世已舍弃庐州,撤往长江东岸的采石镇去了。”张浚边读军报边顿足道:

  “光世这般畏怯,如何对敌?"

  于是,张浚命吕址驰往采石截住刘光世。吕址到刘光世马前厉声道:

  ”诏命已下,如有一人渡江,即斩首示众。“

  刘光世闻旨不胜股栗,乃返回庐州死守。

  大齐中路军刘麟从淮西架三浮桥,接连渡军,进攻蒙州、寿春交界。张俊出兵抵御,交战三次,不分胜负,相决未下。

  刘猊进军淮东,为韩世忠所阻,转趋定远。后从定远趋宣化,欲攻建康。军至越家坊时,忽遇杨沂中带兵二千杀出,锐不可当,杀得刘猊措手不及。.

  刘猊料不可抵挡,忙魔军退去,改向庐州进发,意欲与刘麟合兵。甫抵藕塘,望见前面有宋军拦住,细看大旗上书写的,乃是一个”杨“字,刘猊大惊道:

  ”见鬼了。莫非又是那位髯将军么?"

  杨沂中多须,刘猊因之呼为“髯将军”。

  原来杨沂中击退刘猊,料知猊军必趋庐州,遂从间道进军,赶过刘猊前面,立营待着。

  当下刘猊据山列阵,命骑士挽弓注射,矢石密如雨下。杨沂中令统制吴锡率强劲士卒五千,先行突入敌阵。虽然前队多数中箭倒下,但吴锡怒马突出,右持刀,左持盾,飞步上前,杀倒贼兵无数。部兵见主将前进,也不管死活,拼命随上,猊部不及拦阻,阵势大乱,连连溃退。

  杨沂中指挥大军乘胜追击,而自己率领精骑冲入敌阵,且大声高呼:

  “贼兵被击破了。”

  刘猊闻声大骇,惊顾左右。部下皆错愕失色,纷纷往后逃窜。

  可巧统制张宗颜,亦奉张浚檄文,自泗州来援庐州,正从刘猊背后,乘势夹攻。猊众大败,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刘猊逃奔到李家湾,又遇张俊统兵杀来,吓得魂飞魄散,忙向前夺路逃生。偏张俊不肯放他过去,指挥兵士把他围住。刘猊左冲右突,不能脱身。亏得谋士李愕劝他卸甲丢盔,钻入步兵队里,方得溜出重围走脱。

  刘猊原有十万大军,在越家坊、藕塘、李家湾三处连连惨败,被杀死三万,投降五万,逃散二万,几乎全军覆没,使齐军大为夺气。

  刘麟刚闻刘猊初败,就惊得退军数十里,不敢和张俊交战,所以张俊得以转攻刘猊。后闻刘猊全军覆没,越觉丧胆,即退兵回去。

  大齐西路军孔彦舟闻东路刘猊军尽没,中路刘麟军撤退,也随之解除对六安的包围而去,

  金兀术屯兵三千于黎阳,行黄佐“隔岸观火”之策,按兵不动。至齐军败还,便遣使至归德,诘责刘豫,说他无用。刘豫哑口无言,进退两难,自感渐失金人的欢心了。

  刘麟年轻气盛。他对金朝不派兵援齐侵宋,已经不满;又见父亲横遭金使谴责辱骂,更是一肚子怒气,便当着完颜妃的面对父亲刘豫道:

  “父亲,大丈夫在世,岂能受这窝囊气?倒不如摆脱金朝,自己干算了。”

  刘豫虽对金朝也有气,但他认为时机不成熟,便劝道:“小不忍而失大谋,此话千万别对外人说。万一传到兀术大将军耳中,还不人头落地?"

  完颜妃听后微笑不语,似有所思。.....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