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回大明摄政> 第937章 平叛军令状

第937章 平叛军令状

  “汝之奈何?”

  弘治皇帝有些烦躁,如果真的按照实力来说,对于叛乱的宁王党,实际上是没有必要太过担忧的。

  中央打地方叛军,即便是一个王朝走到末期了也是具备着巨大的优势。(明末天下四方皆起义,明军都快要到没见过军饷的地步了,就这如果不是崇祯疑心太重非要插手瞎鸡儿操作,大明正规军依旧能将叛军压死。)

  正规部队不论是体量、建制还是武器规格,跟叛军可以说是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按正常情形,弘治皇帝都不需要太过担心底下自然就会有人嗷嗷叫着要去平掉宁王的叛乱了。

  甚至,这些嗷嗷叫的人之中还根本不会缺少文官的声音。

  可能,文官们叫的还会更加慷慨激昂。

  因为,这地儿在江南,在鱼米之乡。

  打关外、大漠因为没什么利益可求文官们每次听到都是苦大仇深的,但这鱼米之乡出了叛军出了个国中之国。

  那他们可老不乐意了。

  肥沃的土地,在华夏人眼中就是最宝贵的,他们绝不允许将最肥沃地区的宝地拱手让给所谓的叛军!

  只要弘治皇帝不是朱允炆那种怪才,中央打地方那不是跟打儿子一样打?

  管他宁王号称多少万人呢,朕反手两耳屎教他做人!

  可现在......

  能打的主力层走了大批,剩下的是要负责拱卫中央确保京城的安全。大量的辎重、粮草也要优先供给北征大军。

  再派出一队人马去对付叛军倒也不是拿不出手,大明这点双开的底蕴还是有的。

  就是......

  多少有点让人头疼啊。

  “朕这些年可没有亏待过哪个宗室,这宁王真是给脸不要脸居然在此时造反叛乱捅刀子。”

  想想宁王,弘治皇帝就一阵恼火。

  他这个老好人在位的近二十年里虽然没说给宗室送上多大的福利,但比起他们这一脉前面那些个历代先帝而言,他绝对算对宗室最好的一批了。

  你说是吧“侄子克星”“叔叔克星”“兄弟克星”......

  结果就他这样的老好人居然有生之间还能遇到这样的破事,难道真是人善被人欺?

  “自古以来宗室问题都是历代王朝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之一,没想到朕现在也要面临这个千载以来的‘家事’难题。”

  弘治皇帝眸中光芒略显幽暗,有种说不出的情绪。

  一旁伺候着点萧敬见状,眼珠子溜溜直转已经开始了头脑风暴。

  虽然有朱厚炜在场,萧敬自认大概率是叫不到自己的,但是万一呢?

  “萧敬你怎么看?”可不会因为蔚王殿下在就保证不起用的呀!

  “父皇,这件事吧其实也没有那么麻烦,看开点的话其实都不需要朝廷过多干预的。”

  朱厚炜见此情形却是微微一笑开口道。

  “不用朝廷干预?”

  正思索着宗室这个大家庭的事宜该如何妥善处理为好的弘治皇帝被朱厚炜的话搞的一愣,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可是亲王级的叛乱,以一个一级城市为源头数十万记的人员参与其中波及者更是不计其数。

  就这样的动乱你说不需要朝廷过多干预?

  是不是有点太飘了?

  “蔚王,此乃国家大事,休得儿戏!”

  弘治皇帝轻呵一声让朱厚炜不要瞎搞,虽然他知道这些年朱厚炜和朱厚照确实用常人难以理解的过程之中搞下了一张华丽无比的成绩单。

  但这宁王叛乱的事件等级可非寻常事件可比,弘治皇帝是万万不可能用江南地区的平定与安宁让朱厚炜出馊主意瞎来的。

  不然即便动摇不了国本,伤筋动骨也是不可避免的。

  “父皇,儿臣真没有儿戏,这件事吧......”

  “怎么说呢。”

  朱厚炜组织了一下语言,一时间也很难跟弘治皇帝解释什么叫悟道之后王圣人的降维打击。

  前段时间他才刚给小王送了信让其要是教化的差不多了就多关注一下南边的动静避免哪里出岔子不好处理。

  毕竟西南地区、交趾都处于一个动乱初定的状态,让王圣人这个通天代多盯梢一下在朱厚照跑出长城去野需要他当家坐镇镇国府的时候他也能轻松一些、安心一些。

  谁曾想,这才转眼间,宁王就撞枪口上了。

  现在小王手底下弟子不知道多少,江南沿海还有小几万的备倭新军在,要处理一个跳梁小丑一般的宁王真的不是一般轻松。

  朝廷确实是可以坐着喝茶看戏等待结果的。

  “反正父皇您放心,这件事交给儿臣交给镇国府,包给父皇您办的板板正正漂漂亮亮。”

  见确实太难解释朱厚炜索性就不解释直接拍着胸脯下保证书道。

  “交给你们镇国府?”

  弘治皇帝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