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第263章 "爻"语言

第263章 "爻"语言

  1980年春天,中科院计算机所的玻璃窗上凝满水珠。陈长安盯着示波器上跳动的绿色波形,突然把咖啡杯往桌上一墩:"老周,咱们被洋码子欺负多少年了?"

  技术员们围过来时,他已经在黑板上画了个奇怪的对比图:左边是英文编程语言的"if...else"结构,右边是用毛笔写的"若...则..."。"你们看,老外写代码像啃硬骨头,咱们老祖宗的语法才叫行云流水!"

  最绝的是调试室里的场景。当美国IBM的专家来交流时,看见夏国技术员们居然在用算盘辅助计算内存地址。"这...这能准吗?"洋专家扶了扶眼镜。陈长安笑着敲了敲算盘:"知道珠算口诀'三下五除二'吗?这就是最古老的算法优化。"

  三个月后,当第一个汉字编写的"hello world"程序在屏幕上显示出"你好,世界"时,整个机房沸腾了。食堂大师傅探头进来:"哟,这洋机器会说夏国话了?"

  命名讨论会开了整整三天。有人提议叫"龙语",有人说"华言",争得面红耳赤时,陈长安溜达到了图书馆古籍部。

  "同志,找什么书?"管理员问。陈长安盯着书架:"找本最老的'说明书'。"当《周易》递到他手里时,他盯着那些阴阳爻符号突然大笑:"找到了!这才是咱们的二进制!"

  回到会议室,他在黑板上画了六个长短横线:"看,乾卦的阳爻像不像1,坤卦的阴爻像不像0?"说着又画了个八卦图,"八种基本卦象,正好对应三位二进制。老祖宗三千年前就给咱们准备好了编程范式!"

  最精彩的演示是在军委。当陈长安用"爻"语言编写出导弹轨迹程序时,一位老将军盯着屏幕上的"初九:潜龙勿用"注释直挠头:"这...这打仗还是算卦?"陈长安乐了:"首长,卦辞就是最早的注释语法,比洋人的'//'强多了!"

  "爻"语言的发布会选在了故宫博物院。当投影仪在太和殿的红墙上打出中文代码时,外国记者们集体傻眼。路透社记者结结巴巴地问:"这...这真的能运行?"

  陈长安当场演示了个绝活——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代码,然后扫描进计算机。当程序成功执行时,日本代表团的咖啡杯掉在了地上。"汉字...居然可以做变量名?"东芝的工程师声音都变了调。陈长安眨眨眼:"当然,我们还能用成语当函数名呢!"

  最让国际同行震惊的是"爻"语言的错误提示。当故意写错代码时,屏幕上不是冷冰冰的"error",而是"此路不通,请君三思"之类的文言警句。德国《明镜》周刊后来报道说:"夏国人在用孔夫子的方式教计算机说话。"

  哈佛大学的计算机教授们拿到"爻"语言手册时,发现目录居然按《千字文》"天地玄黄"的顺序排列。更绝的是,示例代码里藏着《诗经》的句子——有个排序算法的注释写着"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对应的正是"快速排序"。

  莫斯科大学的实验室里,苏联专家们围着个奇怪的现象争论不休:同样的算法,"爻"语言编译出的机器码总是比C语言短10%。后来他们发现秘密在于汉字的高信息密度——一个"算"字就能表达"calculate"的全部含义。

  东京秋叶原的电子市场,倭国程序员们疯狂抢购"爻"语言教材。有位白发老人指着书里的"递归"章节老泪纵横:"这不就是禅宗的'见山还是山'三重境界吗?"

  2018年,杭州云栖大会上,年轻的程序员们围着个古董展柜啧啧称奇。玻璃柜里是1981年第一版"爻"语言编译器的手稿,泛黄的稿纸上还能看到咖啡渍和算盘珠的压痕。

  有个扎马尾辫的女孩突然惊呼:"天啊!这个'阴阳平衡'的注释..."她指着一段代码,"不就是现在AI训练里的损失函数原理吗?"参观者们这才发现,手稿边缘的八卦图上,陈长安当年用红笔标注着"阳爻=正向传播,阴爻=反向传播"。

  纪念品商店里,"爻"语言文化衫卖到脱销。T恤背面印着段趣闻:当年某航天基地用"爻"语言控制卫星,结果某个程序员把"否极泰来"写成"泰来否极",害得卫星在空中翻了个跟头。

  而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馆,你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用'爻'语言?" "当然,老祖宗的智慧不用白不用!" 玻璃窗上,夕阳把"if...else"的投影拉得很长,渐渐化成了"若...则..."的剪影。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