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


  秦宁“嗯”了一声,放下手里的册子,从旁边抽出一打红纸,小声说:“今日有不少人家给我送了拜贴,都是县里的富贵人家,想来拜见我,我要不要见?”

  沈新说:“不忙的话可以见一面,看他们想要干什么。”

  见秦宁点头,沈新翻开人丁户籍册子看了起来。

  翌日,天清气朗。

  卯时,沈新带着唯励到城门口时,许主薄几人已经到了,旁边还有一辆骡车,准备周全。

  “大人好。”

  “出门在外不必称呼官职。”沈新回了一句,“骡车谁准备的?”

  “是下官家中骡车。”宋云风拱手答道。

  “不错。”沈新夸了一句,“车钱先记账,找我夫郎要。”

  宋云风迟疑片刻,沉声道:“多谢大人。”

  昭平县地广人稀,四周群山遍地,唯有位于南方的珍渔村临近西南海,是个靠打渔出海为生的渔村,这也是沈新的第一个目的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按照他以往的理解,珍渔村的日子不说富足也是能填饱肚子的,但从历年的赋税册子和人口情况上看,珍渔村竟然是周边七个村落里混的最差的。

  土路坑坑洼洼,骡车摇摇晃晃,沈新开口道:“几位身居昭平多年,对珍渔应当有所了解,诸位可畅所欲言。”

  徐主薄笑了笑,主动开口道:“下官在昭平县住了十几年,还真的没去过珍渔村,不过听过往去过珍渔村的小吏说,不知为何那里的村民很少出海打渔,又没有码头不通商船,只能靠种菜和水稻过活,但产量也不高。”

  海边大多为盐碱地,需要特定的农作物才能长得好,水稻是有些水土不服,沈新点了点头。

  许主薄见状试探性地问道:“大人今日打算去几个村庄?”

  “三个。”沈新笑了一下,“珍渔村,杏溪村,桂花坳,正好这三个村落挨着,还能节省点在路上的时间。”

  宋云风嘴角微抽,心下一阵无语,三个村庄,腿都得跑折了。

  叶县尉到是怀疑地看了一眼沈新的身板,心中不以为意。

  烈日暖阳,青草干燥,过了将近两个时辰,沈新一行人终于到了珍渔村村口。

  没等进村,就见到一个身形瘦小的人跌跌撞撞地往村口跑,后面还跟着两个壮年汉子。

  许是见到了骡车 那人边喊边往沈新这里跑,嘴里喊着:“救命啊救命啊,杀人啦,杀人啦。”

  第148章

  “郎君, 人到齐了,已经安排她们在大堂坐下了。”阿谷快步迈进正屋,低声道。

  “再等等。”秦宁拨弄桌上的算盘, 头也不抬道。

  “是, 郎君。”阿谷说。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 秦宁才放下手上的册子, 走进了大堂。

  “我等拜见郎君。”左右两侧六个妇人和哥儿齐齐行礼道。

  秦宁走到上首坐下,轻声道:“起来吧,临时有事来晚了些,还望各位海涵。”

  今日来的这些人家中都是昭平县有些名望的商贾之家, 与昭平县的经济息息相关, 秦宁得严阵以待。

  “郎君这话是折煞我等了。”坐在左侧第二个座椅上的女人谄媚一笑。“郎君刚来昭平, 家中事物繁忙, 等一等也是应该的。”

  秦宁微微一笑,问道:“不知您是哪家夫人?”

  女人身形微胖, 略宽的嘴唇露出更大的笑意,她说:“妾身名为吕刘氏, 夫家姓吕,夫君叫吕平山,他是专门从事卖盐生意的。”

  盐属于官府垄断行业,商贾需要县衙下发的盐引才能售卖食盐, 自然要和官员搞好关系, 若哪里没了盐引就属于贩卖私盐,是重罪。

  秦宁看过记录, 吕平山之前是昭平县唯一一个拥有盐引的盐贩,想必不会少赚。

  吕刘氏旁边的女人见状迫不及待地接话道:“妾身是赵云氏,主街上的赵家布庄就是我家的生意。”

  …

  “妾身是何张氏, 家中做茶酒生意…”

  等在场之人都自报家门后,秦宁点了点头,直接问道:“诸位今日来有何要事?”

  “县令大人与郎君奔波多日初到昭平县,原不便打扰,但是快到了交秋税的日子,这才想着先来问问今年秋税的税率章程,大家也好早做准备。”

  明面上赋税制度是由朝廷统一制定的,但天高皇帝远,只要给朝廷交够了定量税银,也不会有人来审查县令是如何治理县城的,这里面的可操作性很大,也是为什么有的地方商税繁重,有的地方农税繁重,地方县令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征收赋税权的。

  “九月初才收各类秋税,如今刚过八月,时间还早了些。”秦宁不轻不重道。

  卫李氏瞧着秦宁的脸色,小心道:“是有些早,但家中的银子大多都压在了货物上,一时之间可能拿不出大量的现银,大家也是怕赶不上交税的日子,这才想来提前问问。”

  税银确实不能推迟,也是一项大收入,秦宁沉吟片刻道:“诸位放心,税收是重中之重,大人会好好考虑,尽快下发文书。”

  底下几人对视一眼,掩盖住各异心思,赵云氏率先起身拿起桌上的盒子,往前走了两步,笑道:“这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