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现在。”沈新指向飘着肉香的饭堂,“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去饭堂吃饱饭,两刻钟后回到原位,过时不候。”
“是,大人。”人群里回话声此起彼伏。
此次徭役里面还放了几个沈新精心培养的自己人,在众人无头苍蝇乱转之时,指引他们的方向。
白灿灿的精米,嫩的流油的五花肉、全是精肉的酱骨,咕咚声接二连三,脚步倒腾飞快。
男人们胃口大的很,又是卯足了劲吃,每个人至少吃了两碗大米饭,大多数人抹了嘴都想不管前面有什么事,吃完这顿饭,死了也值了…
第200章
十几匹壮马在远处轻甩尾巴, 两列一共二十四名武吏围在校场周边,目光沉沉紧盯着站在中央的三千多人。
沈新目光扫过全场,朗声道:“从今日起, 会有专人提供荤素搭配的一日三餐, 大家要做的唯一一件事, 就是通过训练尽可能提高身体素质及灵活度, 本官会制定一系列训练和考核计划,诸君需全力以赴。”
有人不以为然,有人面色茫然,有人神色忐忑, 但没人敢说话, 沈新对所有目光照单全收, 并没有解释一个字。
这些兵, 第一件要学的就是无条件服从。
长跑、障碍训练、野外拉练、弓箭练习、马术基础,一天比一天满的训练项目花费了众人所有的今日, 大家回屋倒头就睡,全然忘记了来时的想法。
县衙里的政事都交给了林斐济等人, 知道县里来了好些学子,沈新还让林斐济想法子把人忽悠进县衙,帮他做事。
至于沈新自己,整日在山里训练, 傍晚去新城审阅进度, 睡前和秦宁缠缠绵绵,以至于各个厂子的厂长连沈新的人影都摸不到, 头发都挠白了几根。
沈新不在,秦宁作为县衙掌握最终话语的人也忙成了陀螺,收成的棉花要做成棉线纺织成衣服, 纺织厂的工人第一次做,秦宁也亲力亲为盯着,整日在县城满地图转。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县城居民区一普通人家,夫夫二人正坐在院子里吃饭,男人面色黑红,一双健臂格外健硕,他身旁的哥儿正举着一张字帖纸絮絮叨叨的说话。
“当家的,虎子进了书院,瞧瞧这是他写的大字,多规整、多漂亮。”
哥儿眼里全是笑意:“咱家虎子日后一定有出息。”
这歪歪斜斜的字哪里好看了,慈爹眼里无差儿啊,纪武嘴角微不可查一抽,含糊地“嗯”了一声。
哥儿刘大花放下大字,摸了摸男人布衣上鼓起来的肌肉,心疼地嘟嘟囔囔:“不过你这个活计怎么一月休一次,我看刘二家和大双家每日都按时到店回家,早知道当初不如选制瓷学或者造纸学了,最不济做个木工也好。”
谁不知道,这几个厂子效益高的很,厂里的人年礼一筐又一筐往家里拿。
“我一月赚多少银子,他一月赚多少银子,别占了便宜还不知足。”纪武闷头把饭吞了下去,粗声粗气道。
当家的每个月有足足三两银子,他确实贪心了,刘大花心虚地抿了抿唇,而后语气担忧道:“不过你到底在厂子里做什么活?我什么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心里头总不踏实。”
那个是整整三两银子啊,要知道他们家以前一年都赚不到二两银子。
纪武想到他每日打造的零件形状,眼神一暗,呵斥了一句:“哥儿家家的,不该问的不要问。”
好半天也没听见大花说话,纪武抬头瞄了一眼,却发现夫郎眼神不对,好似生气了,他心头一凛,连忙补充道:“我这月在厂子表现优异,厂长说可以给你一封启蒙书院东区的推荐信。”
“真的?”刘大花也忘了自己还在生闷气,眉毛飞扬惊喜叫了一声,起身快步进屋翻男人带回来的包裹,边找边喊道:“推荐信,哪呢哪呢?”
现在家里虽然有银子了,但启蒙书院招生火爆,名额百两难求,他报了好几次都没中选。
若是能进启蒙书院纺织学,他也是有金饭碗的人了,教育虎子也能更加理直气壮,在家里的腰杆子也能更直了。
就看隔壁柳大嫂,正正经经的面粉厂工人,一家人的吃喝全靠她一人,在家里谁敢给她一个脸色瞧。
刘大花摸着薄如千金的纸,眼里闪过熊熊斗志,这个启蒙书院,他进定了。
经过一月的集训洗礼,三千多气质不一、懒懒散散的队伍变成了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方阵。
崭新的圆台,有了坑坑洼洼的痕迹,沈新依旧身穿黑色劲衫,越在众人之上,望着密密麻麻的绿色,沉声道:“一月已过,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九连山脉到益州地界窝藏着大大小小的山匪,以打劫为生,本官要带领大家剿灭山匪还两县平安,诸君可愿与之同往?”
“我等愿意。”
“我等愿意。”
“我等愿意。”
人群中失落之色一闪而过,剿光了匪,好日子是不是就一去不复返了?
时代的洪流会冲淡每个人的意志,沈新命令已达,众人只能前往。
三千多人一齐出动的动静并不小,沈新化整为零,分了十五个小队,每队二百人,分头行动,沈新特意下了命令,探查山中匪窝数量,不要打草惊蛇,不论结果,申时即回。
新城主街道三横三纵将城池分成九个区域,每条街道至少有八米宽,地面用夯土和碎瓷片混合而成,一棵棵榆树移植在街道两边做行道树,旁边还有施工的痕迹。
县衙位于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