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众多,一旦社会平稳,人口就会激增。
同时,上至贵族下至中小地主就会开始圈地,进一步压缩百姓的生存空间。
想要动这些贵族们的利益是很难的,倒是让一部分百姓迁徙走,是一个暂时缓解冲突的办法。
百姓可以有口饭吃。
若是百姓们走得多了,那些贵族和地主们总不能亲自去耕地,可能会对留下的佃农稍微好一点。
再稍加运作,可以让他们吐出一部分土地来,重新流转。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况,实际上想要盘活大批量的土地,不动真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赵骅想了想:“看赵厦自己的意思。别说是他现在这个岁数,就是当官一辈子,能够当上知府也已经很不错了。从黑龙泽回老家也方便。他都多少年没回老家了。”
赵王氏倒是觉得去黑龙泽不错:“为什么不去?那边现在百废待兴的,没什么势力干扰,不就是另外一个宁吴?去了之后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事情还能自己完全说了算,多好。”
赵骅下意识说:“哪儿来的钱?”
赵淩也几乎同时说:“哪儿来的人?”
别说赵王氏了,全家都一起看向这父子俩。
天天谋划着要外放的赵茂尤其受到触动:“爹不给钱,四哥不给人吗?”出去就成断了线的风筝了吗?
赵骅下意识清了清嗓子掩饰尴尬:“钱也不是我说给就能给的。朝廷现在哪儿哪儿都要花钱。”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比起他刚当上户部侍郎的时候,现在的朝廷好一点的是,粮食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也还不能说人人都能吃饱饭。
大量的作坊带来的商贸繁盛,让朝廷的税收不再那么依赖种地。
除了税收以外,大量新兴的国营作坊、工厂,让朝廷的收入范围变得更广,确实比以往更加富裕。
他在进入户部至今的二十年里,收入翻了一倍还多。
没错,钱是多了,但是花钱也多啊。
不提年年疏浚河道、铺设道路、乃至于营造新城的大笔投入;就是国子监、大学、各种中小学等等教育设施就得花不少钱。
他这个户部尚书眼瞅着每年赚的钱越来越多,但是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市舶司要不是赵淩这个亲儿子在管,他这个户部尚书哪里由得赵淩截留那么多钱花在市舶司自己头上?
赵淩假装没看到他爹哀怨的小眼神,跟兄弟姐妹们诉苦:“朝廷现在太缺人了。我原先在市舶司的时候,每次回来都要去吏部抢人你们也都知道。再说现在能做出一点成绩的地方多,黑龙泽那边的环境确实差,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去黑龙泽是从无变有,去别的地方,再怎么难也是从少变多。完了还有个南龙州,估计得一并派人。”
相邻州郡之间的官员人选还得仔细考虑,什么相互之间有仇的不行,影响合作;相互之间太亲厚的也不行,怕养出封疆大吏。
其中的弯弯绕绕多了去了,脑壳疼。
赵王氏觉得这爷俩明显是在推脱:“不就是人嘛。等着我大学培养出来,再在那边开个分校。”
“哪那么快能培养出来人?现在招生怎么样了?”大学的一期工程倒是造好了。
“招生情况比预想中要好。”赵王氏本来还担心没人来读大学呢,“在作坊工作的许多人,尤其是开作坊和里面的管事,都非常愿意来读书。家中开作坊的商人更加愿意,第一批人已经招收完成了。这些人很多本来就懂点技术,到时候安排人进行……你上次跟我提的社会实践,全国各地每年转上一两个月。”
赵家许多人异口同声:“钱呢?”
这开销可不小。
赵骅随手抄起一只小狗崽当空茶杯,还真的做出一个喝茶的假动作,开始装死。
于是众人把视线投向赵淩。
赵淩:都看我干嘛?
第185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简在帝心 无法无天……
“试试开校办厂?”监狱可以办作坊, 学校怎么就不能办厂呢?
哦,很多校办厂都亏损,搞学术的不一定搞得来生意。
赵淩找到一个学校专业赛道:“开短期培训班吧。”
教培嘛, 肯定赚钱。
赵王氏一下就明白了赵淩的意思:“你是指跟你之前给市舶司招人的时候开的班?”
那时候赵淩刚接手市舶司, 没有专业的人可以用, 他是亲自招考培训的。
培训时间不长。
考核通过后, 能够符合市舶司的基础用人需求。
“对。大学现在是读两年。”两年已经很短了, 现在课程没那么多,招收的学生都是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的, 再多……教材都来不及整理编写,只能先一步一步来。
“很多人没有时间空出两年时间来读书。短期培训班可以集中读上一两个月, 或者一旬上一两天课读个半年这样,尽量不影响正常生活, 能够掌握一门技能。”
短期培训班的优点很明显,可以快速向社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
缺点也很明显, 没有系统性培训, 人才质量堪忧。
&em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