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沈宝惜抱着孩子出席,满堂宾客,有一半都认识。
吴明知也在贺喜的宾客之中,淮安府的读书人无论何时找上裴清策,都能得他招待,若是有事相求,只要不是事关政事,他都是能帮则帮。
因此,裴清策在淮安府的读书人中名声很好。许多人提起他,都是盛赞有加。
读书人登门贺喜,就真的只是贺喜而已。
裴清策待人随和,大家相处起来客客气气,遇上强人所难的,他会直接翻脸。
和裴清策不熟悉的,也知道他的脾气,因此,喜宴上一切还算顺利。
抱着孩子出来的沈宝惜肌肤红润,和生孩子前看起来差不多,这是脸上多了一抹慈母的光辉。
吴明知看着这样的沈宝惜,心情愈发复杂。
“恭喜!”
沈宝惜从宾客之中路过时,听到别人贺喜,一时间她也分不清到底是谁喊的,只冲着哪个方向点点头。
吴明知看着她被裴清策护着离开,忍不住笑了。
他在这里纠结惦记放不下,人家都不知道他是谁了。
也好!
她嫁给裴清策,肯定要比嫁给他的烦恼少。
就他那个娘,便不是好相与的……不,母亲甚至都不允许她做儿媳妇。
当初沈家答应和吴家相看,就证明沈家对他外在的身份和才华有几分认同,原本他有机会做沈家女婿,只是那点机会被母亲给毁了。
要说怨怪,他真的想怨。可话说回来,母亲是为他好,即便是好心办了坏事,他也不能否认母亲的好意。
到底是……有缘无分。
吴明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今日他送的是一个银项圈,上面刻着平安二字,这花费了他手头大半的积蓄。
他是真心希望孩子和她能够平安。
日后,他大概不会惦记她了。
他得娶妻,若是还惦记着,那是对未来妻子不负责,这天底下谁都不是傻子,他想要夫妻相和,就得善待人家。
送走宾客,已是晚上。
沈宝惜有点累,但精神很是亢奋,她一点不困,干脆开始拆礼物。
这里面不乏有贵重东西,得登记造册入库,回头等别人有喜,得还价值相等的礼。
裴清策一点儿不困,也在边上帮忙。
“那个吴明知要定亲了。”
沈宝惜随口道:“好事啊!他定的是京城的女子吗?”
外地来红山书院求学的读书人,若是有那才华横溢长相也不差的,很容易被京城的官员看上。
没考中新科进士,不能三品以上的官
员看上,不还有三品以上的官员么?
那些七八品甚至不入流的官员家中同样有女儿要出嫁。吴明知年轻有为,长相不差,若是被官员看上招为女婿也正常。
“是他同窗家中的妹妹。”裴清策想了想,“未来岳父好像是通州府衙门里的一个师爷。”
沈宝惜颔首:“挺好的,通州近,回去方便。”
裴清策看得出来,她对于吴明知定亲一事,完全没往心上放。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直到沈宝惜薅到一个大红色的匣子,上头没写送礼的主人,边上也没有管事写的备注。
沈宝惜翻来覆去看了看:“这是谁送的?”
裴清策翻了翻,叫来了门口候着的管事。
管事也疑惑呢:“是一个小厮送来的,只说是贺夫人添丁之喜,当时溜得飞快,也没说主子是谁。小的还让人追上去询问,结果,人家说主子是故人,真心恭贺夫人,他的身份不重要。”
说着这话,管事心里暗暗叫苦。
伺候主子的,最怕遇上这种说不清楚的人和事,万一这送来的礼物不合适,到时候挨罚的是他。
偏偏这又是客人送上门来的贺礼,不给主子还不行。悄悄藏着,那就是他中饱私囊,又成了他的错处。
裴清策心有手感,打开匣子,里面放的是一双孩子戴的金镯。他伸手拿起,入手挺沉,想来应该是实心的,做工也精致。
他很快就看见镯子上带着一些古怪的符号,那是他从未见过的写法,偏偏又带着一股韵律,能让人一眼看出是文字,而不是心血来潮的鬼画符。
裴清策脸色当场就变了,递给沈宝惜:“你
看看。”
沈宝惜瞅了一眼,并不伸手接:“融了吧。这种东西,不被人看见还好,若是落到有心人眼中,不好解释。”
裴清策冷笑一声:“都被关到大牢里了还不老实。”
他没把镯子交给旁人,而是让管事准备了一套融金的炉具,亲自将镯子融了。
想也知道,那应该是只有谢承志和沈宝惜两人才认识的文字。
谢承志那混账就是故意的,他在刻意表露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