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第519章 服装厂建设

第519章 服装厂建设

  陈振华对侦察营的指导可谓细致入微。他要求侦察兵在执行任务前,必须对目标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详尽的了解。

  不仅要熟悉山川河流的走向,还要清楚道路的宽窄、桥梁的承载能力等细节。在侦察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地形进行隐蔽和掩护,避免暴露自己的行踪。

  对于情报的收集,陈振华强调要全面且准确。不仅要关注敌军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还要留意敌军的日常作息规律、后勤补给情况。

  对于敌军的通讯方式、口令暗号等细节,也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在人员分工上,陈振华要求侦察兵们明确各自的职责。有的负责观察,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传递信息,确保整个侦察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陈振华还注重培养侦察兵的应变能力。他告诫侦察兵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果被敌军发现,要巧妙地利用地形和环境摆脱追踪,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带回有价值的情报。

  为了保证情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陈振华要求侦察兵们对获取的情报进行反复核实。不能仅凭单一的线索就轻易下结论,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这些侦察兵所获取的各地的小鬼子的情况、国军的情况、八路军的情况,包括当地的经济和发展状况,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而这些珍贵的情报,最终将化作一面面旗帜,树立在独立旅旅部的作战沙盘里。当然,更多的则是被陈振华井井有条地分门别类,记录在不同的文案袋里,从而满足更多人的随时调阅需求,包括三八六旅以及一二九师的各位首长的查阅。

  陈振华深知,在这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条精准的情报都可能成为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因素,每一次成功的侦察都可能为部队的行动指明方向,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他对侦察营的工作要求严格,期望他们能够成为部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为战斗的胜利提供有力的保障。

  陈振华自然获得了陈大旅长的真传,在诸多事务的处理上愈发得心应手。此时,他对于侦察营的建设可谓是精心筹谋,力求详备周全。

  不仅涵盖普通军情的侦察,还将重点放在了对经济以及小鬼子的各种生产发展状况的侦查之上。

  侦察兵的侦查范围极为广泛,不仅包括周边的潞城、长治、晋城、沁源、沁水、沁阳、新郑、洛阳、开封、邯郸、石家庄等地,甚至延伸至更远的津门、申城、双喜城、羊城,乃至小鬼子占领的所有城市,还有东北的众多城市以及毛子国的远东地区。

  为了获取全面且准确的情报,陈振华果断派遣了不同的侦察兵奔赴各地。正因如此,侦察营的兵力持续扩充,而这项重要的人员筛选工作,陈振华放心地交给了徐虎,让他在整个独立旅当中寻觅合适的人才,以提升和增强侦察营的兵力及工作成效。

  毫无疑问,这一明智之举得到了陈大旅长的全力支持和积极赞同,为侦查营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让他有望收获更为显着的成果。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陈振华怀揣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忱,毅然投身于为八路军提供后勤保障的伟大事业中。

  他的目光坚定,决心如同钢铁般不可动摇,心中勾勒出一幅为战士们打造充足的服装和鞋子的宏伟蓝图。

  在这忙碌的日子里,有一天陈振华来到了平顺县城正在筹建的服装厂,亲自查看独立旅夏季工装的制作情况。

  陈振华首先将精力集中在服装厂的建设上。选址成为了他面临的首要任务。他怀揣着自己设计的有前瞻性的图纸,脚踏着平顺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从城市的边缘到乡村的角落,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探寻的足迹。

  他不仅要考虑到交通的便捷性,以便原材料和成品能够迅速运输,还要确保厂址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生产线和存储货物。

  同时,周边环境的安全性也是重中之重,不能让敌人轻易地发现和破坏。经过数日的奔波和深思熟虑,陈振华终于选定了一处理想的厂址。

  这里地势开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仿佛是为服装厂量身定制的。厂房的建设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

  陈振华亲自监工,他的身影每天都出现在工地上。每一块砖石的堆砌,他都要仔细检查,确保坚固平整;每一根房梁的搭建,他都要亲自测量,保证结构稳固。

  他对前来参加建设的平顺县县大队组织的建设人员严格要求,不容许有丝毫的偷工减料和敷衍了事。

  在设备投入方面,陈振华更是不辞辛劳,他空间内性能卓越的缝纫机,巧妙的借助安排,投入到服装厂里,同时他亲自操作试用,感受机器的运转速度、缝线的均匀度和稳定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时他还安排侦查营的兄弟们,在国统区大量采购布匹和棉花,与供应商们讨价还价,力求在有限的预算内获得最优质的原材料。

  当崭新的缝纫机运抵厂房时,陈振华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他亲自指挥着工人将机器摆放整齐,然后一台一台地进行调试。

  他倾听着缝纫机发出的均匀而有力的声音,仿佛听到了为战士们制作军装的激昂旋律。

  人员招募是服装厂建设的关键环节。陈振华深入到妇救会和八路军家属安置区,向妇救会的同志们和八路军家属们,宣传服装厂的使命和意义。

  他协助妇救会的同志们耐心地向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妇女介绍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待遇。他用真诚的话语鼓励她们走出家庭,为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那些没有缝纫经验的妇女,陈振华专门组织了培训课程。他邀请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导新工人裁剪、缝纫、锁边等基本技能。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