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武侠仙侠>长生从领悟道经心法开始> 第682章 宋景休(六千大章,欠17000)

第682章 宋景休(六千大章,欠17000)

你分担的人,待家族有了第二个金丹修士,你这副担子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放下来一些了。

  长寿道友是你的化身,他的潜力是无限的,现在的修为介于紫府期和金丹期之间,若是神魂修炼上再有什么进展说不定就突破了,有他坐镇家族,到时候你自然能轻松一些。”

  “也只能如此了。”宋长生点了点头,随后站起身来道:“熙儿他们到了,咱们去迎迎他们。”

  “拜见叔父、叔母。”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刑儿身上的伤势如何?”宋长生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眼,发现和去时相比,确实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皮外伤,已无大碍。”

  “没事就好,别在门外站着了,进去说话,远距离传讯篇幅有限,在细节上还是不甚清晰,熙儿一会给我仔细讲讲。”

  几人进入院内,宋青熙便将他们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以及在【锦绣旗】宋氏发生的一切都详细的叙述了一遍。

  其中重点提及了两个人,一是宋玉卿,二是宋无极。

  宋氏这些年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收集了许多有关于【锦绣旗】宋氏的情报,对于这两个关键人物自然不陌生。

  他第一次听到宋玉卿的名字还是在彭思颖的口中,当时她对宋玉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乃是能够位列第二梯队的天之骄子。

  另外,在当时的大乾修真界交流会上,前五名之中,宋玉卿是最年轻的那个,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从他跟宋青刑的斗法之中也能很直观的看出,此人实力很强,宋青刑也只是险胜。

  虽说他们之间相差一阶修为,但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实力早已经不是用修为就能够衡量的了,都已经达到了紫府期的极限,即便宋青刑再更进一步,也不会胜的有多轻松。

  这个人日后必定是【锦绣旗】宋氏的一张王牌,需要重点关注。

  至于说宋无极,宋长生给他的评价是“拙劣不堪”。

  他完全没有身为金丹大族族长的气度。

  为了家族利益不择手段本没有多少错处,但宋无极却没有处理后患的实际能力,面子和里子是一个没保住。

  宋青刑两人去拜山,虽然是带着挑衅的目的去的,但他们应对的方式却可以有许多种,这么多种方式之中,他偏偏就选择了最强硬也是影响最差的方式。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样的族长,【锦绣旗】宋氏会走下坡路实属正常。

  这时候,宋青熙又继续补充道:“在大乾修真界逗留的那段时间,我也有通过手段收集情报,发现现在整个大乾修真界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对东海的开拓上。

  【锦绣旗】宋氏更是其中的典型,对东海的开拓史已经有上千年之久,直到现在还常年在东海上维持着一支庞大的开拓舰队,至少有一位金丹真人坐镇。

  宋无极约莫是在两百五十年前继任的族长之位。

  那个时期,正是【锦绣旗】宋氏对东海开拓的黄金时期,也是投入最大的时候。

  结果,他们的东海舰队中了海族的圈套,整个舰队十不存一,伤亡数以万计,甚至还有一位金丹真人陨落。

  因为此事,原族长引咎辞职,宋无极在长老会的推举下上位。

  上位之后,宋无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设立了接引使者制度,开始寻找散落在外的家族旁支。

  对旁支的持续吸血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通过对旁支的吸血,他们迅速恢复了元气,还因此意外的整合并团结了各大旁支的力量,让势力迅速膨胀,很快便恢复到了巅峰时期,并组建了新的东海舰队。

  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宋无极在族内积累了极高的威望,族长任期本来是一百年,但他却一直连任到了现在。

  【锦绣旗】宋氏内部的派系争斗大概率就是因为他才愈演愈烈的。”

  时间一长,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慢慢的暴露出来,派系问题更是首当其冲,这是人性使然,很难避免。

  【锦绣旗】宋氏内部的派系问题也持续很久了,但之前双方都很克制,又有一批老人压着,并未造成什么影响,反倒是因为竞争的存在,加快了家族的发展速度。

  但东海的惨败让他们损失了极大的一批骨干,几位金丹真人也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势,闭关疗伤。

  在在极长的一段空窗期中,宋无极成为了宋氏历史上唯一一个完全不受太上长老制约的族长,大权在握,又积攒了足够的威望。

  于是他开始拉山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放过任何一个打压异己的机会。

  大量旁支长老的加入以及旁支族人的崛起更是成为了此事的催化剂,几大派系你来我往,斗得昏天地暗。

  派系斗争是腐朽和堕落的根源,【锦绣旗】宋氏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说起派系争斗,你们此次可曾见到他们的大长老宋极源?”宋长生突然问道。

  这也是他从彭思颖那里打探来的情报,这场派系争斗,实际上可以归为族长、大长老、旁支这三派的争斗。

  族长和大长老是一个家族权柄最重的两个人,这两人要是不对付,派系争斗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就是宋无极和宋极源各自的野心,让家族陷入到了内耗之中,导致风气不正,宋路客等人的遭遇便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一个现实缩影。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