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风云变幻

隆平皇便仿佛又苍老了几分,他看着三皇子赵冗,宛如沉睡许久的老龙,再次睁开双眼。

  赵冗匍匐在地,身上冷汗早已浸湿衣衫。

  “父皇何出此言?儿臣向来钦佩兄长,除了父皇和兄长,便再无第二人能让儿臣甘心拜服,儿臣又怎会做出对皇兄不敬之事?”

  隆平皇身体前倾,他盯着赵冗观瞧了会后,忽然将手中茶盏掷于地上!

  “事到临头,还敢假意欺瞒,你莫不是真以为朕已经眼老昏花?”

  “儿臣不敢,还请父皇息怒,莫要因此伤了龙体”赵冗身躯颤抖,但依然守口如瓶。

  “朕仅有五子,你五弟生有龙相,却在三岁时意外夭折。还有衍儿,他向来宽厚,却在十年前被人以巫蛊之术,损伤魂魄,成为痴儿。”

  “如今,朕的长子,国之储君,竟也未能善终!”隆平皇因为动了肝火,忍不住剧烈咳嗽几声,旁边太监想要过来服侍,却被他伸手制止。

  老皇帝面色冷青,双眼寒煞道:“赵冗!你莫非以为你的所作所为,真能瞒过朕的眼睛不成?”

  “父皇冤杀我也!儿臣纵使被千刀万剐,天火焚身,也不会对手足兄弟有丝毫歹心!”赵冗身体抖如筛糠,可他此时却愣是抬起头,直视眼前的老龙。

  “父皇若不信,儿臣愿意立下誓言,若儿臣做过半件损伤兄弟情义之事,便教儿臣万箭穿心而死,纵死后也该沦为牲畜,永世不得超生!”

  隆平帝沉默许久,最后挥手让三皇子退下。

  老太监眼观鼻,鼻观心,装作无事发生。

  可老皇帝显然不想让他这么轻松。

  “明德,你怎么看?”

  老太监李明德眼皮一颤,短短一瞬间就想到了无数答案,最后他开口道:“三皇子向来聪明伶俐,奴才实在看不出来。”

  同年三月末,三皇子时常游走于皇后宫中,偶尔也会去寻找国舅谈论事宜。

  此时赵佑赵琮父子双双毙命,东宫太子之位空缺,太子留在宫中唯一的骨血,也并非真正的皇太孙。

  而是由皇太孙的子嗣替补假扮。

  一个谎言到最后却需要三代人来圆。

  皇后,国舅对此事心知肚明,但却不知三皇子赵冗也知晓内情。

  太子丧礼举办期间,隆平皇见到多年过去,却还是那么大点的‘皇太孙’时,竟也没有表露出异常神情。

  其余朝堂诸公,殡妃娘娘们也未曾质疑皇太孙身份。

  在他们眼中,这位皇太孙常年深居简出,便是逢年过节,遇到重要场合,也总以身体欠佳,养病为由拒绝见人,这样的皇太孙除了身边亲近之人,又有谁会知道他真正的样子?

  隆平皇自是见过皇太孙的,太子赵冗起初还有些慌张,可见到自家父皇面色依旧如常,他便彻底放下心来。

  丧礼期间,赵冗扶着侄儿赵琮的棺椁,嘴里却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喊着皇兄,那模样就跟真的死了兄长似的,要多悲伤就有多悲伤。

  盖棺封棺之时,赵冗取出许多糖糕蜜饯,放到太子棺椁里。

  随后他又命人呈上一匹玉雕宝马,作为陪葬物品。

  赵冗难掩哀伤,只道是皇兄生前最爱吃甜食,最喜良马宝驹。

  周围官员公卿见状,无不感慨三皇子善良孝悌,隆平皇见状心中默然。

  此后,赵冗常借缅怀皇兄之名,与国舅皇后往来,期间他极尽卖弄孝道,无论言行举止都把皇后当做亲母看待,说是皇兄去了,那他今后便是皇母的亲生骨血。

  国舅与皇后不知刺杀太子的真凶,三皇子取得两人信任后,便总是有意无意从中挑拨,将事件矛头指向津门那位异姓王。

  屡次三番,皇后心中已是信了八九分。

  后来得知长亭王世子痴傻病痊愈的消息后,皇后便已信了十分。

  她数次面见圣上,说那长亭王如何装疯卖傻,如何欺君瞒上。

  甚至于言道自个夜里梦见皇子托梦,说他死的冤枉,皇后问冤从何来?皇子便对她说,从长亭王府来。

  柴经不起百斧,人经不起百语。

  隆平帝生性多疑,如今听多了莫须有的谗言,哪怕心中狐疑,却也要迁怒于人。

  无过,亦是有错。

  你若无错,为何会有那么多人言你不是?

  四月初,隆平帝召集内阁大臣,朝中元老,开始商议册立储君一事。

  四月末,长亭王被召回京,却未能第一时间见到帝颜。

  御前太监李明德取出御赐鸩酒,招待长亭王。

  奈何身为武道宗师的朱晟,身体早已脱离凡俗,有先天功力护身的他,喝了鸩酒后,却跟没事人似的!

  朱晟酒过三巡,对着李明德袒露忠肠。

  此时同为宗师的护国剑圣周齐峰在殿外看守,朱晟谈及当年与陛下君臣相得时,是怎样的意气风发。

  “天下承平拢共才有几年?如今北照府兵变,南厝蛮夷屡次触犯我大雍国威.我虽有心再披戎装介胄,可陛下却不能再与我同舟破浪。”

  朱晟叹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虽有幸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