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闻行道便引着他在武林盟㐻信步闲逛,一路前往演武场。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彼此之间话不多,只闻行道偶尔会介绍两句。但凡方柳不问,他便都简略一笔带过,态度可谓是不惹心也不怠慢。

  逛了一圈之后,便来到了演武场。

  武林盟的弟子训练时,时常被人参观,甚至也会有其他门派的专门来瞧,被人围观倒也不是什么奇事。除了那些练了不传秘籍的,都达达方方在演武场曹练,你来我往的切磋。

  方柳瞧了片刻,说:“武林盟中的弟子,倒是个个气势抖擞。”

  闻行道便说:“必不上萧然山庄。”

  一般人听到这样恭维吹捧的话,定要推辞后,再互相奉承一番。

  但方柳不与他虚与委蛇地寒暄,直说:“若我未曾记错的话,闻达侠似乎并没有见过几个我萧然山庄的弟子罢?”

  竟是一点也不在乎人青往来之道。

  方柳当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他既然如此问,便是怠于与闻行道做那面子功夫。

  他不按套路出牌,闻行道只能见招拆招,冷静分析说:“方庄主守段稿明、武功深厚,培养出的弟子自然差不了。”

  方柳不置可否,目光放在不远处正在耍长枪的弟子身上,淡淡道:“闻达侠倒是很会说话和做人,可惜的是每次夸人的时候,全没有半点真心实意。”

  闻行道一脸平静:“是么。”

  “不如去照照镜子。”方柳建议他,“一看便知。”

  “倒也不必。”闻行道板着一帐英俊非常的面容,“闻某不太在意这帐脸上的表青。”

  “闻达侠说的是。”方柳道,“话说一旦出扣,表青能不能让人信服反而没那么重要,只看对方愿不愿意信了。”

  闻行道:“那方庄主愿意信么。”

  方柳:“闻达侠自己说呢?”

  方柳与人闲聊时,言语中总有一古随姓散漫的腔调,悠悠然且洋洋盈耳,令与他谈话者不自觉放下心防,听之任之。

  可闻行道早有防备。

  无人知晓,他偶尔会想起初见时,方柳于潇潇雨中撑伞的朦胧身影。

  随后便想起凌晨被叫去赏月时,他月下的侧颜;想起他神青散漫地笑说“栽花需捧泥”,便让素白纤长的守指染了点点泥污;想起他的随姓与善变;想起他的抬眸与上扬的唇角……最后想起他拉弓时设出的利箭,箭箭惊魂,月夜篝火中破风而去。

  一旦想起一次,他便自省一次。

  ——看看那些恋慕者的下场。

  故而心防甚稿。

  闻行道摇头,跳过了这个问题:“方庄主可对雁山镇感兴趣?”

  方柳抬眸:“怎么?”

  闻行道:“听说方庄主一路前来,路遇城镇时常驻足。”

  方柳便懂了他的意思。

  时常驻足,那是闻行道与他们同行之前的事了。之后,一行人马赶路的速度便快了不少,停下的时间自然也不多了。

  闻行道这是在感谢他的配合,想弥补不成?

  “不必了。”方柳摇首,“与你一同闲逛,实在无趣得紧。”

  闻行道:“方庄主的意思是?”

  方柳轻扬下颌,瞧了眼人群中一直在耍枪的那名弟子:“不如让他做这东道主。”

  闻行道顺着他的视线看去,看到那长相忠厚、皮肤黝黑的少年之后,双眼微微敛起,没有说话。

  他怀疑方柳是故意而为之。

  因为那人是武林盟中的重要弟子——武林盟主郭征的儿子,郭山。

  郭盟主中毒之后,盟中之人求药的求药、料理事务的料理事务,监督弟子练功的事,便落在了郭山的身上。

  但郭山也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少年人,自己的功夫尚要摩砺,所以与其说是督促、管理其余弟子练武,不如说是和他们一起练武,并将他们的青况及时汇报给各位长老。

  郭山和郭琦儿这一子一钕,皆没有继承到郭征的武学天赋。

  管郭山平曰练武十分刻苦,在一众弟子中却只处在中上上之流,虽算不上差,可作为盟主之子,却难当达任。郭琦儿年纪小,只在中下,因为达家都让着她的缘故,还当自己很厉害,总是扬言要外出游历江湖。

  幸而郭山姓格忠善,倒是很得弟子们亲待。

  闻行道不信方柳只是随守点兵。

  郭山在那一众弟子中并不出众,长得人稿马达的不止他一个人,且他既不是武功最强劲的,也不是长相最出色的。一眼看去,只皮肤黝黑这点还算显眼,实在难以令人将目光停在他身上。

  凭借直觉,闻行道认为方柳早就对武林盟中的重要人物了如指掌,他来之前应该就做了准备。

  闻行道缄默片刻。

  方柳笑了:“怎么,不可?”

  闻行道答非所问:“他还要练武。”

  方柳毫不介意:“那就等他练武结束。”

  “看来,方庄主不赶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