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第363章 史无前例的炮击

第363章 史无前例的炮击

  穷八代的人很多,但富八代却很难找。

  渤海舰队始终秉承一个募兵原则,那就是漫山遍野地寻找最穷的大穷逼。

  穷了不知道多少代的穷人,听说水师招募,争先恐后地报名。

  朝廷给水师的编制是有限的,所以齐大柱也钻了空子,成立水师预备役。

  身为监军的常沂,似乎也感受到齐大柱回营后变得不一样了,主动担负起给这群穷逼洗脑的任务。

  随着预备役捕获的海鱼越来越多,登莱府的税收直线攀登,近乎成了武朝第一纳税之府。

  在赋税都是实物的年代,水手要么是粮食,要么就是丝绸布匹茶叶。

  朝廷的给官员的月俸,大多数都是实物抵扣,银子的来源主要就是盐铁生意。

  因为盐引导致私盐猖獗,盐价一直居高不下,但李北玄开创盐矿提纯法以及晒盐之法后,盐顿时成了烂大街的物品。

  因为盐铁归属国有,所以登莱府上缴的都是实打实的税银。

  自古以来,山东多响马。

  响马是什么?无非就是盐商和士绅豢养的家奴罢了。

  当府衙掌控了海盐,那些为非作歹的盐商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山东的士族们慌神了,似乎翟松龄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打破了他们对经济、人才的垄断。

  渤海舰队只要在登莱府一天,半个山东的商人都有钱赚。

  民心这东西有时候很简单,当官的吃肉,给百姓一口肉汤,就已经收获大半民心,更何况知府大人还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呢?

  随着登莱府的名声越来越响亮,翟松龄的手也伸到了济南府。

  济南首富任大真,最初是做木材生意的,机缘巧合之下利用盐引获得了第一桶金,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几乎,山东境内的盐商都被他纳入麾下了。

  当食用盐的价格烂大街之后,大小盐商陆续破产,任大真开始谋求其他的出路。

  恰好此时,翟松龄给他抛出来橄榄枝:给你济南府鲁盐代理权,必须按照官盐的价格售卖,不可以涨价,可还行?

  任大真经过一番详细的思考,突然明白了翟松龄的用意,便张口索要整个山东的鲁盐代理。

  翟松龄直接就同意了,柴米油盐在古代是战略物资。

  采矿技术和榨油技术早就掌控在了蓝田县手里,盐掌握在了翟松龄的手里,剩下一个米就更容易掌控了。

  翟松龄的目光瞬间对准了孔家,开始秘密地接触孔府门下的各大乡绅地主。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率先瓦解乡土势力,逐步压缩孔门士族的土地空间,再加上陆七渊、青州府孙士行在一旁煽风点火,整个山东道内,登莱府、青州府、济南府的士族彻底投诚,所有书院脱离孔门。

  只剩兖州府、东昌府还在苦苦支撑,毕竟这两府属于孔家的私人地盘,尤其是兖州府,更是孔府的祖地,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去染指。

  书信像是雪片一样汇集京城,各方势力瞬间陷入沉默。

  翟松龄从县令做到府尹,运气成分占了九成,他们丝毫没瞧得上此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贞观九年除夕之前,竟然把事情办完了不说,还彻底掌控了山东道的经济命脉。

  值得一提的是,吏部下了调令,青州知府夏文成晋升山东巡抚,章子平接任青州知府,窦颜法升任济南知府……

  很明显,镇国府图谋的是整个山东,皇帝、六部、内阁竟然默许了这一切。

  太子赢高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就想看看赢高熙、赢高治会有什么样的大动作。

  让他失望的是,两个好兄弟突然像是销声匿迹了一样,对此事竟然选择了无视。

  渤海舰队下达了攻打对马岛的作战命令。

  翟松龄立刻召集境内所有士绅地主,巨大的利益摆在眼前,就问你们动不动心?

  如果动心了,那就准备好迁徙,对马岛最肥沃的土地归你们,对马岛上的奴隶你们优先挑选。

  士绅地主们,哪家在外面还没几个私生子?

  回去之后,立刻着手准备,要送私生子和部分孑然一身的长工送往对马岛。

  不仅给他们双倍的工钱,还承诺到了对马岛,就给他们娶媳妇,分房子。

  起初长工们是不相信的,但听说是渤海舰队主导此事,他们就放下了全部戒心,一个让你吃饱穿暖、保护你安全的军队,是绝不会害你的。

  齐大柱先是找来刘睿,熟悉了关于对马水域的水文地理情况。

  紧跟着就击鼓击将,准备扬帆起航。

  舰队官兵们跪在地上号啕大哭,终于要打仗了,终于要打仗了。

  提督大人,您知道我们最近过得都是什么日子吗?

  不能砍杀倭寇,不能截杀海盗,生活早就闲得蛋疼了,我们的大刀也早就饥渴难耐了。

  在他们眼里,人头不是军功,那是实打实的银子。

  狗屁的为国效力,狗屁的为朝廷建功?

  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