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十四皇子亲征

  四爷心中不甚高兴,却没有被一点小情绪左右自己的决定,而是又多了几分让十四离开京城的想法,不过,他自己心中有数就行,并未对老八说明。

  隔天下朝后,四爷去后宫给德妃娘娘请安,虽然请安是孝道,不过成年皇子是不能随随便便进后宫的,每次去后宫都要提前派人清道,防止冲撞后妃,次数也不宜太过频繁。

  请安落座后,屏退殿中宫女,四爷同德妃娘娘说起了十四弟想要率军出征的事情,领兵是能挣军功,可也不是没有风险的,佟家大爷佟国纲就是初征准噶尔时战死的。

  胤祯自己想去领兵,他可以帮忙,不过额娘这里也要提前打声招呼,以免日后出了什么问题,额娘因为十四弟责怪自己。

  “儿子也知道十四弟的骑射和功夫都好,儿子也考虑过十四弟,不过功夫再好,上了战场终归也是有风险的,儿子担心十四弟,一直拿不定主意。

  额娘也知道,这几年皇阿玛一直冷落胤祥,胤祥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翻身,儿子才会想帮胤祥一把。

  儿子提过两次,皇阿玛都没同意, 儿子本不打算再掺和这件事,没想到十四弟会让老八来同儿子说他想领兵。

  十四弟有这份心是好的,儿子也愿意十四弟上进,想到额娘担心十四弟,可能会反对,就想着来问问额娘的意思。”

  “这个十四,竟是丝毫未同我提起。”德妃娘娘闻言果然惊讶。

  随口又轻叹了口气,“他也是当了阿玛的人了,一直没个正经差事,额娘不知说过他几次,好不容易盼着他上进,谁能想到他居然想要领兵出征。”

  想都不用想,德妃听到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愿意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生了三个儿子,却只养大了老四和十四,十四如今也快而立之年了,要是折在战场上可怎么好。

  不过后宫的干政,德妃娘娘宫女出身,谨慎二字是刻进骨子里的,就算有心想阻拦,也不会直接宣之于口的。

  “儿子想来想去,觉得十四弟要是下定决心想去,还是儿子这边帮忙进言两句比较好,免得他像没头苍蝇,到处去找,再让人拿住什么把柄就不好了。”

  见额娘没有让自己阻拦十四弟,四爷继续开口道,不过他也没说就要让十四去。

  “十四喜欢军伍胜过处理政事,儿子也觉得军营适合他,要是额娘舍不得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儿子也可以看看,将十四安排进京郊大营。”

  “哎,你们都大了,处事有自己的想法,额娘身在后宫,也不懂前朝的事情,不好随便拿主意。”

  德妃说完,没有再说儿子的事情,转而问起了两个孙子。

  “弘晖和弘昭近来如何?是在家读书还是跟着你办差?”两个孙子头几年进宫读书时,德妃娘娘每天中午会让他们来永和宫歇歇。

  随着二人年纪大了,也不好过来永和宫午休,不过德妃娘娘会时常让太监去送些点心,也是一种关照和保护。

  感情都是要相处的,和其他几个孙子、孙女相比,德妃对弘晖和弘昭二人的感情更加深厚两分。

  “一切都好,劳烦额娘惦念了,弘晖跟着儿子在户部锻炼,弘昭去了工部,都是皇阿玛同意的。”四爷回道。

  “工部?弘昭那孩子对工部感兴趣?”德妃闻言有些惊讶,弘昭做为龙凤胎被皇上夸赞过,德妃娘娘也格外看重,她也大概知道工部的都做些什么,没想到弘昭会选择工部。

  “说来,你当年也是在工部办过差事的。”德妃想起来,热河行宫和温宪的公主府,都是老四负责督办的,那时就是领的工部的差事。

  四爷闻言颔首:“额娘说的是,去工部是弘昭自己选的,儿子也是想着,反正都是为皇阿玛办差,去哪个衙门都一样,就随了他的意,同意他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工部。”

  “你说的没错。”德妃微微颔首,听完儿子的话,思考了一瞬,“十四既然有心上进,就让他去吧,让他吃点苦头也好,终归是要有这一遭的。”

  选皇子替皇上御驾亲征,虽说占了个将军的名头,应当也不会有人敢让皇子冲锋打头阵,危险是有不过应该不大,既然十四想去,那就让他去吧,身上有了军功,以后也能好过些。

  “好,既然额娘也同意,儿子会帮十四弟争取的,额娘放心,就算十四弟去前线,应当也不会有危险。”四爷安慰道。

  下面的人为了自己的脑袋,肯定会保护好亲征的皇子的,不过就算没有危险,肯定也是要吃苦的,行军打仗如何能与京中金樽玉贵的生活相比。

  又闲聊了几句,四爷就起身告退,离开后宫去了户部,户部最近也很忙。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筹措粮草,户部人人都不清闲,好在金秋的赋税已经收了上来,不至于捉襟见肘。

  不管自己因为什么原因,让十四领兵离京,他身为亲哥,终归不会害自己的亲弟弟,粮草肯定是要盯紧的,不能让人拖后腿,粮草出问题,关系可是很重大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乾清宫,康熙正拿着放大镜看折子,看完后放下放大镜,这些日子他也在考虑领兵的皇子人选。

  老四替十三奔走的事情,他一清二楚,心中对老四友爱、提携弟弟的做法十分满意,十三勇武,也确实是个带兵的料,可惜呀,他暂时不能用十三。

  想来老四也是看出来这一点,改为举荐十四,十四的心性不够沉稳,不过确实比十五、十六合适。

  能出京磨炼一番也好,到底是老四的亲弟弟,历练出来了,以后也是一份不小的助力。

  康熙五十六年二月,拉藏汗请求大清发兵救援,十四皇子胤祯被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