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覆汉> 第233章 帐中言三策

第233章 帐中言三策

又不免愈发羞耻难耐起来,而军中其余众人也一时议论纷纷……虽然碍于公孙珣和曹操的面子无人出言讽刺,但却免不了流露出了一些耻笑之意。

  想想也是,人家隔壁崔司马是一战而复一县,这边面对着一个公认的无能之辈和一个区区两丈高的土围子却从一开始便无能为力,以至于被逼到主将亲自攀墙,还被人一箭射退反击出来,这种敌人和友军的双重对比之下,也难怪会让人看不起。

  而说话间,不远处的土城墙上,黄天大旗之下,此时也已经涌上了一队黄巾军,为首一人身披铁甲,遥遥与这边相对观察,看样子应该便是那王度了……而此人仔细观察来援汉军军势之后,却是直接环城而走,沿途监督勉励,并未有什么试探之举。

  公孙珣见状也不说话,只是微微摇头,然后便领着众将环绕着这座其实并不是很大的土城走了一圈。

  绕完一圈后,他依旧没说什么,只是按部就班的下令在城北和城东扎营,并一边派人监督白马黄巾俘虏、降兵去伐木造云梯、撞木,一边又让人催促燕县的军队速速赶来。

  众人自然也都无话可说……这种情形,有什么可说呢?等到大军到齐以后,奋勇登城便是。

  就这样,一直到了傍晚时分,用过晚饭之后,眼见着夕阳未落,公孙珣却是负手在营中信步巡视,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居然不自觉的再度来到了韦乡城前,矗立观察。

  随行的韩当看出公孙珣心中有事,却又不知是怎么回事,便也只好带着一些侍从随侍在旁而已。

  而不知道过了多久,一直到天色彻底黯淡下来,公孙珣方才长叹了一口气,然后便转回大营,准备读读书便去休息。

  孰料,一直来到自己军帐之前,他才惊愕的发现有一个自己未曾预料之人,居然早早等在此处了。

  “君侯!”飞舞着火苗的火盆之下,身材矮胖的董昭恭恭敬敬朝着公孙珣行了一礼。

  “公仁等了多久?”公孙珣一时有些恍惚。

  “见到君侯晚餐后去土城前观望,我便来此处等候了。”董昭从容答道。

  “倒是辛苦你了。”公孙珣微微笑道。“既然来了,不如且入帐中一谈。”

  “正有此意。”董昭毫不犹豫的应声,倒是让公孙珣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随即,韩当会意领人守在帐外,而公孙珣便与董昭二人独自入内,举烛相对而坐。

  “自从今日见到贼军情形后,君侯便少言寡语,晚饭后更是独自去观察城池,可是担忧攻城之事吗?”甫一落座,董昭便开门见山。

  “然也。”公孙珣倒也干脆。“军中都觉的夏侯元让和我弟玄德败得可笑,但我今日来看此城,却觉得他们输的不冤……这土城虽然不高,可是外面却挖了壕沟,又修补了不少薄弱地方;然后远远望去,里面还密密麻麻建了许多箭楼、墩台。想来,这王度虽然并无奇谋神勇,但怕是真如公仁昨日在白马所言那般知耻而后勇了。最起码,他应当是懂得谨慎严密四字的!而守势嘛,得此四字,其实就已经足够让人头疼了!”

  “君侯所言不错。”董昭难得正色严肃道。“其实以我看来,于平庸之辈而言,如此一心打呆仗,反而是最优之选,更遑论这韦乡之敌居然还有一座土城可以依仗呢?”

  “公仁说的好,正是这个打呆仗最让人无奈。”公孙珣愈发感慨道。“三千黄巾贼据守一城,粮械充足、水源不缺,若真是强攻,便是能速下,怕也要伤亡不少,如此反而会正中濮阳卜已下怀!”言道此处,公孙珣复又抬眼看了下眼前的矮胖子。“如何,公仁此来必然是有计策教我吧?”

  “计策称不上。”董昭闻言缓缓摇头。“而且我也不善于临阵画策,君侯和娄子伯今日观察许久都未得法,我又能如何呢?只不过,有些大而化之的想法罢了。”

  “说来听听。”公孙珣兴趣更浓了。

  “君侯奉命征讨东郡黄巾,想来总体方略便如昨日吕子衡所言,拔出各处据点县邑,逼迫濮阳的卜已出城与我军决战……如此而已,对否?”

  “不错。”

  “那请问君侯,贼军盘踞城池近二十有余,你难道要每战临城而思,就没有一些统一思路吗?”

  “这才攻下两城。”公孙珣不由失笑。“如何便能得出通用的法门来?”

  董昭闻言微微欠身道:“恕在下直言,我以为这通用法门实际上已经有了,而且就是从这白马、燕县、韦乡三战之中得来的。”

  “请公仁指教。”公孙珣当即正色。

  “其一,便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董昭侃侃而言。“将军在黄河之上以铁索连环诸舟船,使我军跨黄河如履平地,既如此,便应当肆意横行于大河上下,忽南忽北,让卜已和他的下属贼帅们不知所措。”

  “公仁所言甚是。”

  “君侯不必夸奖。”董昭晒笑摇头道。“如我所料不差,君侯本就想如此行事的。”

  公孙珣也是当即点头承认:“确实,大河之利在我,取南取北皆随我愿,既如此,完全可以借铁索舟船南北乱行,让贼军失措。还有呢,公仁还请继续。”

  “还有……”董昭不由神色一敛。“这其二,其实可以仿效黄巾贼和程立的做法,或是降兵、或是壮丁,或干脆是民夫……总之,裹挟向前,聚众攻城?”

  “这是什么意思?”公孙珣不由蹙额反问。

  “敢问君侯,”董昭不慌不忙。“若我今日不来,你明日要行何法?难道要驱动我军精锐骑士下马攻城吗?”

  公孙珣一时沉默,却终于是无奈承认:“公仁的意思我懂了……不错,若是真无良法,便只好动用黄巾贼之前白马、燕县的俘虏,逼迫彼辈蚁附登城了!而且下一战若是守将还如这韦乡处一般,怕是还要顺势收拢韦乡的俘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