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覆汉> 第344章 平城逢候骑

第344章 平城逢候骑

家一起不过千骑,由宇文黑獭所领。

  骑兵以外,尚有六千步卒,由高顺所统。

  而两万人之外,还有一万余民夫,在后维护后勤。

  全军主帅,自然是公孙珣亲自担任,所谓卫将军持旌节都督全军西进。

  同时,娄圭被拜为左军师中郎将,田丰被拜为右军师中郎将,戏忠为军司马掌军法,三人领沮宗、京泽、王象等幕属,或为机密文字,或为联络调度,或为军法辅助……辅助统辖军务。

  又以王修为镇军中郎将,管理民夫,统揽后勤。

  至于所属将领,则以新被拜为讨逆中郎将的韩当为首,以下高顺、赵云、太史慈、魏越、韩浩、田豫、文则、焦触、宇文黑獭……等等诸多人物。除此之外,军中还有各种裨将、司马、军吏,数不胜数。

  值得一提的是,代郡太守王泽,钜鹿太守李邵等两位两千石,也作为‘副将’同行。

  当然了,大司马领幽州牧刘虞也是要在身后‘坐镇指挥’的,不过他只要一直在大军身后与王修的后军在一起就行了。

  就这样,十月上旬,大军绵延不断,沿着水一路逆流而上……这条河道,正是公孙珣此番选择进军路线的一个重要缘由,因为后世称之为桑干河或者永定河的这条河流,恰好一路从雁门北面重镇平城南部(大同)一路流淌到了广阳郡……而宽阔的河道,则同时意味着轻松的补给和开阔的行军通道。

  于是乎,这支远征军几乎是从容进入了并州,并一路来到了平城前方。

  “君侯!”一名前军哨骑勒马在公孙珣的伞盖前,带来了最新的情报。“前方先锋魏司马有报,平城城门大开,并无阻拦我军之意,他准备先入城查看接收防务,请君侯随后放心入城便可。”

  换成鹖冠戎装的公孙珣不以为意,只是抬手让对方退下而已。而周围中军诸人,自娄圭以下,也无一人疑虑。

  真的没有一个人会怀疑平城这里能发生什么战事,甚至在辛苦行军了大半日以后,所有人都在想着学魏越那般找借口趁早入城休息。

  实际上,作为公孙珣十年前屯驻的地点,作为五原移民安置的地方,作为军中不少军官、义从出身之地,作为距离代郡最近也最通畅的一座并州大城,作为安利号通往并州的第一节点,甚至还作为公孙珣举行婚礼的地方……这里要是还有人敢对着两万幽州精锐部队亮刀子,那公孙珣干脆不要吞什么并州打什么天下了,回昌平抱孩子吧!

  然而,没有刀兵却不意味着没有惊喜。

  “下吏,云中郡太守赵平拜见卫将军!”平城东门处,表情怪异的先锋魏越身后,一名挂着青绶银印的两千石大员越众而出,抢在了平城父老、官吏、故人的身前,居然当众跪在了地上,对着公孙珣大礼参拜请罪。“闻得君侯在常山发檄文会盟讨董,本欲亲身前往,却不料道路艰难,反而在此处相见,还望君侯恕罪!”

  这个……堂堂两千石只因为来的完了,就要下跪请罪吗?城门前,军中和城中的不少人一时颇受惊吓。

  而就在这种惊吓与呆滞的目光中,同样有些恍惚的公孙珣下得马来,却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半晌,公孙珣才有些回过味来:“赵平……你何时做的云中太守?”

  “不足一载!”赵平跪在地上,恭谨而答。

  “不足一载,也就是快一载了。”公孙珣恍然而叹。“你是在我出兵征伐关中的时候自请外放的,对否?”

  “正是!”赵平依旧低头恭谨而言。“不瞒君侯,当日朝中混乱,我曾求教于清河族叔,而正是按照清河族叔的吩咐,自请出镇边关……这样既是避祸,也是为国效力……孰料,这一走洛中天翻地覆,云中周围也是大乱。后来听到君侯与清河族叔在常山会盟,便立即动身准备赶去相从。不料,匈奴作乱愈发严重,竟然隔绝了大河东侧的交通,因此下吏费了好大力气才走到此处。不过,天幸君侯出兵神速,居然在此相逢。”

  话里面值得吐槽的事情太多,公孙珣一时半会居然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了。

  “我能否问赵太守一件事情。”就在这时,娄圭倒是好奇向前,打破了尴尬的沉默。

  “子伯先生请问。”赵平依旧不起身,居然就在地上直接转向了娄子伯。

  “你说匈奴作乱隔绝大河东侧交通,那你又是如何从云中来到平城的呢?”娄圭正色相询。

  公孙珣闻言也是脸色一黑。

  “不瞒子伯先生。”赵平瞥了一眼公孙珣,便赶紧解释。“我得到檄文后,是向西到五原,然后南下两渡黄河,走武州再北上至此……换言之,我是从西面匈奴王庭眼皮子底下,绕过定襄来到雁门的。”言至此处,见到娄子伯依旧神色狐疑,赵平不免复又正色补充道。“子伯先生不要疑虑,我此番是随身携带着云中太守官印,还带着家眷儿女,沿途行径多有人知晓,一问便知,做不得假。”

  “非是疑你,只是我实在不懂,赵太守为何如此不避辛苦,非要去常山会盟呢?”娄圭也是无语。“还带着家眷?你难道不知道,此番必然是赶不及的吗?而且既然匈奴作乱,你居然敢从西河匈奴王庭那边偷偷绕道……如此危险,这、这又是何必呢?”

  “子伯先生啊!”大概是想到了此番行程的艰难,赵平闻言居然一时涕泪交加,当场哭泣了出来。“我何尝愿意如此辛苦,如此冒险?你不知道,我在黄河南边一度被困,靠吃野生秋葵为济,但如今天下乱成这个样子,我若不能寻得君侯,又如何能真的寻一个安稳之所?”

  此言一出,城前不少人倒是微微动容。

  而言至此处,赵平也干脆跪地朝着身前众人拱手继续言道:“今日城前多有赵国故人,诸位可知道,我这八九年间,自赵王郎中令而起,出入朝中,九卿、郡守多有履任,但细细想来,过得最安稳的日子竟然是与诸位一起在赵国那段时候……在洛中,人人视我等为仇眦;而到了地方,却是盗匪、异族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