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4 章

招儿这么多,什么家属都能说服?”

  “我能说服刘滔,有你的功劳。”陆回舟平静道。

  “我什么功劳?”苏煜奇怪问。

  大概是上树的功劳。

  就是他从树上下来时,刘滔对他的印象似乎发生了某种转变。

  然而上树并不值得鼓励。

  “你对他父亲的病用心,他自然能感受到。只要客观认真,大部分家属不难沟通。”陆回舟说着,笔尖微顿,“茂茂,是怎么回事?”

  苏煜脸上的笑瞬间浅了:“没怎么回事。”

  “是我一个病人,肾母细胞瘤,术后两个月复发,多脏器转移。”

  他话语简洁,明显不想展开多谈。

  出于礼貌,陆回舟不该多问。出于习惯,他也很少跟人交心。

  苏煜说他不擅长沟通,不全对,也不全错,他不是不擅长,是不感兴趣。

  但此刻,他还是多说了一句:“道理是跟能讲理的人讲的,讲不通的就另寻他法,不要忍让。”

  “我没忍让,”苏煜绷紧脸,“我是忙,没来得及处理那事儿。”

  说到“忙”,苏煜忽然心虚了虚,看了陆回舟一眼。25年的他现在还真不忙,闲得很,从前吹的牛他现在很想吞回去。

  好在陆回舟没有拆穿他什么。“程覃给了我律师的联系方式——”

  “我有律师,不用他管。”苏煜立刻说。

  陆回舟看他一眼:“他人不错。”

  “哪里不错?”苏煜跟程覃宿怨颇多,今天还被迫给他当了助手,更窝着火,“他不是什么好人,他跟我不对付,就在您照片上画胡子。”

  “是吗?”

  陆回舟多看了两眼苏煜,直看到苏煜本来稳定的虚影,莫名闪动起来。

  看够了,陆回舟放过他,打开桌上的笔记本:“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

  笔记本上,分门别类列好了一页纸的问题,有些是关于机器人手术和模拟训练系统,也有些涉及泌尿系统肿瘤的基因检测和靶向药物研究,有临床刚运用不久的针状肾镜,也有业已成熟、但在90年代还是新鲜手段的冷冻消融术。

  待了两天,师祖已经挖出这么多东西?

  苏煜又扫过陆回舟的书桌。桌上不只有纸稿和笔记本,还有很多翻开的期刊和专著,桌上那台电脑中,也密密麻麻打开着外文文献。

  他该不会不吃不睡,一直在整理和研究吧?

  苏煜再次把视线扫回陆回舟的笔记本。

  本子上的问题并不空泛,都很具体,还被标出了优先级,苏煜快速扫过,看出陆回舟是按“技术差距”排序,当前最容易追上的技术手段排在最前面。

  苏煜大概明白陆回舟想做什么,既感到钦佩,也没来由升起一股兴奋,专心致志,和陆回舟探讨起来。

  讨论以他为主,陆回舟多半在听,只偶尔抛出一两个关键问题,兼在苏煜跑偏时把他拉回来。

  两人大脑高速运转,专注得忘了时间,答完最后几问,苏煜还意犹未尽——他从没跟其他人谈得这样酣畅淋漓过,同事们经常说他说话跳、难听懂,但陆回舟每句都接得住,不需要额外解释就知道他在说什么。

  他也一样了解陆回舟那些未明言的目的:“师祖你想推机器人手术落地还远,硬件和操作系统一时半会儿发展不到。”

  “其实机器人的优势一个是角度灵活,一个是过滤人手震颤,术式上倒没有本质突破,您现在没必要研究。”

  “有必要。”陆回舟在本子上整理记录着要点,“这两点可以提升普通医生的手术能力,有些原本不易推广的微创术式,我会考虑加入教学。”

  啊……那他岂不是坑了一批前辈?不易推广的,肯定是最难学的那些。

  有没有他也没学过的?

  苏煜忘了许多关于手术的不快,只有一种天然的渴望,让他像闻着鱼腥的猫,眼睛亮了亮。

  但他正要说话,陆回舟记完笔记,抬头看向他:“今天多谢你,我受益良多。”

  苏煜抬头,对上一双深邃的眼。

  眼睛的主人坐姿挺拔,居高临下看来,却并不凌驾于人,反而认真郑重,和他平时的冷淡平静很不一样。

  苏煜不是个谦虚的人,但他看了一瞬陆回舟的眼睛,认真答:“师祖不用谢我,我会的东西,说到底还是从你们那儿来的,师祖就当……是时代传递给您的回音吧。”

  回音?陆回舟同样看了一瞬苏煜的眼睛,移开视线,起身从书架上取出一本书:“这本书你看看。”

  他藏书很多,但似乎都记得清位置,抽这本出来完全不用思考。

  苏煜看了眼书封:《手功能康复训练图解》。

  苏煜愣了愣:“师祖涉猎真广。”

  “是家中长辈的,他和你一样手腕受过伤,书里的训练坚持做,效果不错。”陆回舟沉静说。

  他知道苏煜控制不了实物,把书放在桌上,打开事先折好的一页,用镇纸压住。

  苏煜看他动作,心想:原来师祖也不是一味冷淡。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