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202章 动荡奥斯曼,暴躁巴尔干

第202章 动荡奥斯曼,暴躁巴尔干

段,哪怕是成年人也可以参加小学义务教育。

  但为了公平,同样也是为了6到12岁真正年龄的小学生健康的发展,这些年龄较大的“小学生”并不会和12岁以下的小学生处于同一所学校。

  毕竟6到12岁的真正小学生和十几二十岁的青年相比,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奖学金的竞争肯定会陷入劣势。

  在教育发展的同时,1876年5月,欧洲的局势也有了稍微的变化。

  倒不是欧洲列强,而是曾经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国内的变动。

  因为奥斯曼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又掌控着欧洲极其重要的海峡君士坦丁堡海峡,因此奥斯曼帝国的变动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密切关注,又以英国,奥匈帝国和俄国最为甚之。

  其实也很好理解。奥匈帝国和俄国对巴尔干半岛有着各国皆知的野心,而巴尔干半岛的主人正是奥斯曼帝国。

  英国人对君士坦丁堡海峡周边的局势也相当关注,毕竟欧洲搅屎棍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奥斯曼帝国局势的变动源自帝国的衰弱。这个曾经横跨三洲不可一世的庞大帝国,目前早已变成了腐朽孱弱的老者。

  帝国虽然还维持着最后一口气,但也就只是吊着一口气而已。相较于欧洲传统列强来说,奥斯曼帝国如同一块带分割的肥肉,还是毛都被剃干净的肥肉,根本不扎嘴。

  早在去年年底,因为小亚细亚半岛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发生大饥荒的原因,就引起了整个奥斯曼帝国的混乱。

  但欧洲各国只是密切关注奥斯曼帝国的局势,彼此之间又呈互相钳制之势,没有任何一个列强有信心在其他列强关注之下干涉奥斯曼帝国的局势。

  但自从今年五月起,奥斯曼帝国的局势再次迎来了变动。

  时任奥斯曼苏丹的阿卜杜阿齐兹被以米德哈特为首的奥斯曼帝国有识之士废黜,改立穆拉德五世为奥斯曼苏丹。

  这原本只是奥斯曼帝国内部的一次权力更迭,按理来说不会引发局势的变动。

  奥斯曼民众所希望的是一位能带来新的宪法的苏丹,让奥斯曼帝国走向君主立宪制,变得更加民主,并且推动改革,使国家走向复兴和强大。

  按道理来说,穆拉德五世受法国的影响极深,是有希望完成上述步骤的。

  但偏偏穆拉德五世对奥斯曼帝国北边的邻居沙俄帝国并不感冒,甚至非常敌视。

  一位敌是沙俄帝国的奥斯曼苏丹,这自然引起了俄国人的关注和不满。沙俄帝国早就想掌控君士坦丁堡海峡来控制黑海舰队前往地中海的出海口,自然对奥斯曼帝国的混乱幸灾乐祸,甚至巴不得奥斯曼帝国越来越乱。

  一位敌视沙俄帝国的奥斯曼苏丹明显是很好的借口,这也让沙俄帝国在外交方面更加积极的介入奥斯曼帝国的事务,比如支持同为斯拉夫兄弟的塞尔维亚独立。

  奥斯曼帝国的混乱并不只俄国在关注,英国和奥匈帝国同样也在关注。

  俄国毫不掩饰的介入巴尔干的事务,这让同样对巴尔干相当渴望的奥匈帝国十分不满,并且表达了与沙俄完全相反的态度,那就是更支持巴尔干保持现状,毕竟一个腐朽的奥斯曼帝国更加利于奥匈帝国渗透巴尔干。

  其实早在去年下旬,俄国外交大臣戈尔查科夫就和奥匈帝国展开了秘密商谈,商讨关于俄奥两国共同向奥斯曼帝国施压,迫使其允许起义频发的黑塞哥维那和波斯尼亚二省实现自治。

  奥匈帝国自然明白俄国的打算,因此没有同意俄国外交大臣的提议。

  眼下俄国人大力支持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的起义,自然引起了奥匈帝国的忌惮和防备。

  奥匈帝国最强大的盟友是德国,但德俄奥三国又处于三皇同盟的状态。德国在此方面的外交态度很是模糊,既不支持俄国介入奥斯曼帝国,又不支持奥匈帝国维持原状,处于一种比较中立的态度。

  奥匈帝国只能转而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另一个盟友的身上,那就是已经初步实现改革的西班牙。

  虽然西班牙也是一个极度衰弱的帝国,但目前的改革已经让西班牙回血,称一句欧洲强国并不为过。

  在德国并不直接支持奥匈帝国的情况下,奥匈帝国最能靠得住的盟友也就只有西班牙了。

  当然,奥匈帝国维持巴尔干现状的希望肯定不会只放在西班牙的身上。最主要的还是一点,那就是英国人并不愿意看到俄国在巴尔干半岛扩张势力范围,更不愿意看到俄国人掌控君士坦丁堡和海峡。

  在奥匈帝国的外交大使联系西班牙政府之后,内阁又紧急召开了会议,并且邀请卡洛参加。

  对于这段历史,卡洛也是有所耳闻的。最终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还是爆发了一场战争,历史上被称作第十次俄土战争。

  历史上的第十次俄土战争以俄国的胜利为结局,但战果却被英奥俄三国共同瓜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战争让奥匈帝国获得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也变相的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毕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非常著名,那就是皇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杀。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的一座城市,而皇储斐迪南被刺杀的原因,则源自于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关于波黑两个省份之间的冲突。

  奥匈帝国方面希望西班牙履行盟约,在外交方面给予支持,确保奥匈帝国有足够的底气反对俄国对巴尔干半岛局势的强行干涉。

  卡洛熟知这段历史的发展,自然也明白奥匈帝国是没有参与这场战争的。只是在外交层面支持奥匈帝国,对西班牙来说是没有任何损失的。

  虽然这会得罪俄国,但俄国在欧洲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