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起身跑向门口。
对着守卫在门口的御林军低声说了几句,然后那个御林军就向府外跑去。
趁着御林军去取显微镜的时间,三公九卿的问题全都抛出来了。
仙人的弟子,知道的肯定比他们多,此时不问白不问。
“成公子,你知道,士族对治理天下很有心得,而且一直在协助陛下治理天下,可你收了士族的土地,岂不是不给士族活路?”
崔烈一上来,就甩出一个最敏感的问题。
他也就是看蔡成比较好说话,而且昨晚收到了儿子的来信,让他一定不要反对新农体系,因为新农体系对大汉的好处太大了。
所以他才麻着胆子向蔡成提出了这个问题。
如果蔡成有理由,那正好给蔡成一个澄清的机会;
如果蔡成没理由……
他才不信,仙人的弟子连这样的问题都应付不了。
果然,蔡成微微一笑。
“诸公恐怕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三公九卿都觉得有点汗颜。
可既然成公子这么问了,还不如坦荡一些。
于是,诸公皆点头。
“有这样一个国度。这个国度中的人,分成三个阶层:富豪、中等收入和贫民。
“这样的社会发展趋势会如何呢?
“我们知道,一方天地,或者说是一个社会,产生的财富是有一定限额的。
“既然有限额,那怎么会分出三个收入阶层呢?就算有差距,也不会相差那么大,形成巨大的贫富差吧?
“很明显,这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出现了问题。
“有人用各种手段,甚至是用自己现有的财富,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取更多的财富。
“比如说,很富有的人,一定会和这个社会最高层的官员搭得上话,甚至是有机会成为很好的关系。
“于是,这个富豪就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
“而他利用这些信息,就可以获取更多的财富。
“再比如说,一个富豪给朝廷捐赠了大量财物。朝廷为了回报他,就会用行政指令的方式,让他光明正大的获取更多的财富。
“可见,在一个社会中,有钱人获取钱财的机会,远远多于没钱人。
“这就会造成一种现象: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关键是,在富豪中也有竞争。必然存在有人获得的机会多,有人获得的机会少。
“获得机会少的,不甘心自己的财富比不上别人,于是,他就会巧取豪夺。
“从哪里巧取豪夺呢?
“自然是从中等收入和穷人那里掠夺。
“想想看,前汉后期的土地兼并和当前的土地兼并,恐怕九成以上都是巧取豪夺来的吧?
“本来中等收入和穷人,分配到的财富就很少,可还要被富豪掠夺。
“这就形成了一种必然的局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于是,这个社会的发展就会走向两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等把虾米吃完了,小鱼找不到食物,只能饿死,或者是成为大鱼的食物。
“等到最后,小鱼也被吃完的时候,大鱼也没了食物,只能相互吞噬。
“可毕竟大鱼也是有限的,最后的胜者,最终也会被饿死。
“第二个趋势是,虾米不甘于被吃,而他们的力量又太小。于是,最弱小的虾米就会联合起来,利用联合的力量,去对抗大鱼和小鱼。
“这时,最先倒霉的是大鱼呢,还是小鱼呢?
“大鱼肉多,虾米自然会先盯上大鱼。而小鱼也会趁火打劫,与虾米一起分食大鱼。
“等把大鱼吃光了,聪明的小鱼和虾米,会达成协议,重新设计财富的分配方式,避免了相互之间互为食物。
“如果遇上不聪明的小鱼和虾米,那么战争就会继续,直到最后再没有食物。
“‘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现象,我将其称为‘贫富极化效应’。
“可看看大汉的发展趋势,前汉后期,土地兼并极其严重。王莽篡汉后,就想改变这种状况。
“想法是好的,可做法却不恰当。结果不仅得不到士族的支持,穷人也活不下去了。
“赤眉、绿林,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后汉也走了相近二百年了,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又遇上了小冰河期的到来。
“这样,穷人就更没有活路了。他们也只剩下两条路:一是等死,二是奋起反抗。
“太平道、五斗米道就是利用了穷人活不下去的时机,才有可能蛊惑穷人造反。
“同样,乌桓、羌胡也活不下去了,才被张举、韩遂等人利用,进行反叛。
“所以,要让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