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452章 集思广益

第452章 集思广益

  何山没有跟着高顺去汝南,也没入徐州,而是要率领一万征东军团退役的治安军入兖州。

  兖州刺史孔伷、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乔瑁、陈留太守张邈,目前都不在任,整个兖州群龙无首。

  所以在华歆就任兖州刺史前,何山要入兖州,稳住兖州的形势。

  驺县到汝南,足足有八百多里的路程。

  可在急行军下,征东军团只花费了四天天夜,就抵达了汝南边界处。

  高顺刚刚下令稍事歇息,就有探马来报:

  袁氏联合汝南许氏和沛国丁氏,准备裹挟汝南百姓,一起迁移至江夏。

  现三族联军已达十五万兵马,号称二十万。

  目前,五万三族联军已经控制了新息县,也就等于控制了淮水的新息渡口。

  而汝南周氏一族,派族中子弟在汝南各县为百姓读《汉报》,导致绝大多数百姓都不愿意迁走,想留在汝南等待护民军来汝南,日后就能吃上饱饭了。

  “全军出发!我们赶往新息渡口,绝对不能让三族逃过淮水进入江夏!”

  高顺听听完探报,瞬间下令。

  “慢!”参谋长王勉马上阻拦。

  高顺不解地看着王勉。“仁季为何阻我?”

  王勉将高顺拉到一边,小声问道:“袁氏现必然已知周氏为百姓读报之事,那袁氏该当如何?”

  高顺想了想,想不出袁氏会如何,便道:“管他如何!只要我征东军团攻下新息县,便可堵住三族逃往江夏的唯一通道。他再如何,也出不了汝南。”

  “我军两万兵马,新息县五万守军,能否攻下新息县城暂且不论。袁氏尚有十万兵马,我军一旦攻伐新息县,必然被其联军围困于新息城下。”

  王勉有些着急了。

  这个军团长怎么一点没脑子呢?

  高顺听闻王勉之言,愣了一下。

  对呀,贼军人多势众,哪怕征东军团的战力再强悍,好虎还架不住一郡狼呢。

  不过,他马上就反应了过来。

  “无妨。三万乌桓精骑不是也要入汝南吗?联络乌桓精骑,让他们为我们阻挡贼军,我们只管攻下新息县便是。”

  “军团长!”王勉的声音大了起来。“新息县有五万守军,是我两万兵马一时之间能攻得下的吗?而且如此打法,无论是征东军团,还是乌桓军团,恐怕都要死伤惨重吧?护民军除非迫不得已,不能打死伤惨重的仗。”

  王勉到底年轻,又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难道军团长忘记当年关羽关云长被大帅处罚之事?”

  高顺闻之,心中一凛。

  在渔阳亲眼看到大帅处罚关羽、张飞二人的情景,瞬间浮现在脑海中。

  随之,他又想到,他入护民军,寸功未立,大帅便让他独领一个军团。大帅真对他如此放心?

  进而,他想到征东军团五万将士,对大帅顶礼膜拜,家家都有大帅的长生牌位。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虽然他是征东军团的军团长,可征东军团可未必真的听他将令。

  如今,他为了堵住贼军往江夏的通道,虽然必有惨重的死伤,可也是在完成大帅“歼灭袁氏私军”的军令。

  可就是因为会“死伤惨重”,战后大帅会放过他吗?

  最后,无论怎么打,锅都是自己背,战功却没有自己的份。

  最重要的是,一旦他和王勉的意见相左,现征东军团的两万兵马,是听王勉的,还是听自己这个军团长的呢?

  就凭王勉在追击陈登四万兵马时树立的威望,以及他在征东军团听到的传言,训练营出来的兵最得大帅信任……

  想到此处,高顺心头怒意泛起。

  可刚刚泛起,就被他压了下去。

  自己来护民军中才一年,真敢与王勉对抗?

  要知道,自己任命王勉为军团参谋长时,总长在身边只是微笑,却一言未发。

  而从京都返回前,总长可是说过:返回青州,帮他配齐各级军官和参谋……

  高顺越想越心惊。

  他可以肯定,哪怕王勉下令让人斩了自己,估计征东军团的将士只会围观自己被砍头,事后王勉不仅没事,甚至可能是一桩功劳……

  高顺看了这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一眼,浑身禁不住地打了个激灵。

  而王勉看到高顺突然不说话了,还以为自己说动了军团长,军团长正在思考新的战术。

  半晌后,高顺勉强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向王勉问道:

  “依参谋长之见,该如何打这一仗?”

  他对王勉的称呼,从“仁季”已经变成了参谋长。

  王勉毕竟年轻,对此毫无察觉。

  在高顺沉默的这段时间,王勉把心思全放在思考战术上了。

  王勉拉着高顺。“走,我们去和参谋共同商议一番。”

  高顺差点怒吼出声。“和你们这些大帅最信任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