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纷纷垂首,不敢与张阿姨对视。
“红星一号四合院,二十余家,总共捐款六十元零二角一分,其中大部分是三人所捐,其余二十户,合起来只捐了三元二角一分,这一分钱呐,真可谓神来之笔,将这大院的风貌刻画得栩栩如生。”
“若非我今日亲眼目睹,简直难以置信,在我心中一直和谐融洽、互帮互助的一号四合院,竟是这番模样。一个皮球,你踢给我,我踢给他,谁也不愿接手,生怕吃了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阿姨言及此处,重重一叹。
“捐款并非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践行有难同当、相互扶持的精神。作为邻居,能帮则帮,若帮不了,便请居委会出面协调,居委会解决不了便找街道,街道再不行,还有上级部门。
而你们,却对此置若罔闻,敷衍塞责,认为捐了一次款,便已是莫大的善举,再见之时,恨不得避之唯恐不及。”
张阿姨望向 ** 氏:“方才,阎芳向贾家求助,却被贾家拒之门外,我亲耳所闻,简直难以置信。”
** 氏移开视线,秦婉如低下了头。
张阿姨又看向孙国华。
孙国华瞬间如赤身 ** ,满面羞赧。
“至于孙师傅的做法,大家想知道吗?”
她这一问,众人心生好奇。
身为资深八级技工,昔日的领头人物杨伯伯,能否为社区挽回些许尊严?
众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杨明辉身上。
那热切与期盼的目光,悉数倾注于他。
然而,杨明辉却如同置身于公开羞辱之中,周遭之人皆在等待着他如何收场。
尽管这并非生死攸关,却足以令他羞愧难当。
“张主管,我们的确有失,应受责备。但我们始终以杨伯伯为榜样,他才是社区的真正楷模。”
“对,杨伯伯是典范,他不仅照顾着聋哑的王奶奶,还深夜给赵家送去面粉,这些大家都有目共睹。”
“杨伯伯最能代表我们社区的真实风貌,他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一人谄媚,众人附和。
但他们未曾料到,这些言辞,对杨明辉而言,无异于一记记响亮的耳光。
胡志国在一旁听着,差点笑出声来。
“八五三。”杨明辉轻咳一声,道:“大家别乱说,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仍需改进。”
这话,在旁人听来,不过是自谦之词。
“杨伯伯,您就别客气了,在社区里,您就是最受尊敬的。”
“我们可以不支持任何人,但不能不支持您,您是社区的精神支柱。”
这些看似真挚的话语,此刻听起来,却是如此虚伪。
杨明辉自己都听不下去了。
他只想说,真心感谢你们的“好意”!
张主管见杨明辉尴尬至极,这才对众人道:“那我就讲讲杨师傅是如何处理的。”
众人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聆听张主管的讲述。
“起初,我看到杨师傅提着一袋粮食给阎小芳时,我对他还挺钦佩。”
这话,引得众人纷纷点头。
杨明辉就是这么心地善良,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杨明辉。
但张主管话锋一转。
“令我惊讶的是,他给的竟是玉米面,而当我出现后,他又改口说要给白面。杨师傅,您能解释一下当时的想法吗?”
杨明辉闻言,脸色骤变,面部肌肉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
“我刚才忘了家里还有白面,后来才想起来。”
“哦,原来是忘了,这也说得过去,毕竟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但阎小芳说你给阎家的都是白面,你怎么说的?让孩子别贪心,给什么就收什么,对吧?如果我今天没来,你是不是就想不起家里还有白面了?”
张主管毫不留情地复述了杨明辉刚才的话。
瞬间,引起一片哗然。
“杨师傅怎么能这样,这明显是哄骗孩子啊。”
“我难以置信这是赵伯伯的作风,他若首先想到有白面,定会慷慨相助。”
众人对此皆感难以置信。
这还是他们一向认知中那位大公无私、关爱老幼,满口道德伦理的赵伯伯吗?
赵文远此刻只觉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我今日前来,并非为了揭露谁的秘密,更非落井下石说风凉话。关于闫小芳的事,院里已筹集了款项,明日我会在居委会再次召开会议,商讨如何确保她的基本生活。”
张负责人言罢,心中五味杂陈。
她感觉赵文远辜负了她的信任。
即便赵文远今日率先捐了五十元,但在她心中,挥之不去的仍是那几斤玉米面馒头和哄骗闫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