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武侠仙侠>诡秘神国> 第53章 那座道观的名字

第53章 那座道观的名字

观?”

  小白点了点头,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好吧,我帮你。但那座道观很危险,我们必须小心行事。”

  李长久微微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好,我们出发。无论遇到什么危险,我都要找到那座道观。”

  于是,李长久和小白继续在南荒中前行。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了茂密的丛林中,只留下一串串坚定的脚印,诉说着他们的冒险故事。

  南荒深处的雾气越来越浓,浓得像化不开的墨,连李长久的“太明”权柄都只能勉强撕开一道不足丈许的缝隙。小白的皮毛在雾中泛着淡淡的银光,它时不时停下脚步,用鼻尖在空气中轻嗅,耳朵警惕地转动着。

  “不对劲,”小白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这雾里有东西在跟着我们,不止一个。”

  李长久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指尖泛起金红色的微光——那是三足金乌的灵力在流转。“是瀚池的人?还是九婴的残部?”

  “都不是,”小白猛地窜到一棵千年古木后,压低声音道,“是‘葬神窟’的气息,它们被你的时间权柄引来了。”

  话音未落,浓雾中突然响起骨骼摩擦的咔嗒声,数十道灰影从不同方向围拢过来。那些影子没有具体的形态,像是由无数破碎的残魂拼凑而成,每一道影子上都缠绕着黑色的锁链,锁链上刻满了早已失传的神文。

  “是守窟灵,”李长久认出了这些东西,前世他听六师兄白泽提过,葬神窟外围有这些灵体守护,专门猎杀靠近的修行者,“它们以生灵的时间为食,别被锁链碰到。”

  他拔剑的瞬间,金红色的剑光如烈日破晓,瞬间斩碎了三道守窟灵。但更多的影子从雾中涌出来,碎掉的残魂很快又在雾中重组,根本杀不尽。

  小白突然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银光从它体内爆发开来,形成一道环形的屏障。守窟灵碰到银光,立刻发出凄厉的惨叫,锁链上的神文开始剥落。“快走!我撑不了多久!这雾会放大它们的力量!”

  李长久却没动,他看着那些守窟灵身上的锁链,忽然想起了什么。“等等,这些锁链……是太初六神的封印术!”他剑尖一挑,故意让一道锁链缠上剑身,果然,锁链上的神文与他体内的“太明”权柄产生了共鸣,“它们不是来杀我们的,是来‘引路’的!”

  小白愣住的功夫,浓雾突然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隐约出现了一道古朴的山门,门楣上覆盖着厚厚的藤蔓,只能看到两个模糊的刻字。

  “那就是……”小白的声音带着震撼。

  “先破了这雾阵!”李长久剑指苍穹,三足金乌的虚影在他身后展开,灼热的光芒瞬间驱散了周围的浓雾。那些守窟灵在光芒中化作点点荧光,飞向漩涡中心,竟像是在为他们引路。

  等雾气散尽,一座残破的道观终于完整地出现在眼前。山门的藤蔓被荧光冲开,露出了清晰的刻字——“不可观”。

  李长久的瞳孔猛地收缩。

  不可观?他前世所在的门派?怎么会出现在南荒深处?

  小白也懵了:“不可观不是在中洲吗?怎么会……”

  道观的大门缓缓打开,里面漆黑一片,像是一张吞噬一切的巨口。但李长久能感觉到,有一道熟悉的气息从里面传来,温和中带着一丝无奈,像极了……他那位总是板着脸的大师姐神御。

  “进去看看?”小白试探着问。

  李长久深吸一口气,握紧了剑:“来都来了,没有不进的道理。”

  踏入道观的瞬间,周围的景象突然变了。浓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熟悉的庭院——正是不可观的后院,他小时候跟着三师兄姬玄学画画的地方。院子中央的石桌上,还摆着他当年画废的《山河社稷图》,墨迹早已干涸,却在角落里发现了一行小字,是用朱砂写的:

  “十二神国的笼子,从一开始就在不可观的院子里。”

  李长久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回头,看到一个穿着灰色道袍的少女正站在月亮门下,手里拿着一把扫帚,眉眼清冷,正是少年时的神御。

  “七师弟,你终于来了。”少女开口,声音却不是属于少女的,而是他记忆中那位清圣无双的大师姐,“师尊让我在这里等你,等你想起‘不可观’真正的名字。”

  “真正的名字?”李长久愣住,“不可观不是……”

  “那是世人叫的,”神御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我们自己叫它——‘补天观’。”

  补天观?

  这三个字像一道惊雷在李长久脑海中炸开,他猛地想起前世飞升前,师尊在他耳边说的最后一句话:“补不了天,便只能葬神。”

  原来如此……

  守窟灵的锁链、太初六神的封印、不可观的真正名字……所有的线索瞬间串联起来。

  他看着逐渐消散的神御,又看向石桌上的画,突然明白了什么,转身就往外冲:“小白,走!我们得去葬神窟!”

  小白被他拽着跑,一头雾水:“去葬神窟干嘛?那里可是……”

  “去救一个人,”李长久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切,“我师尊,根本没疯。”

  道观的大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重新被浓雾吞噬。而此时的葬神窟底,一道被锁链缠绕的身影猛地睁开眼,锁链上的神文开始发光,与李长久身上的“太明”权柄遥相呼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