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幽默故事
“自从伦勃朗被惠更斯所赏识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便伴随着连绵不绝的鲜花,掌声以及金币。伦勃朗是整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许放在除了法国和意大利之外的很多欧洲国家连之一都不用加上。但是荷兰不行,荷兰不光拥有伦勃朗,它还拥有梵高。”
刘子明手指轻叩掌心中的玻璃杯,掌心的温度,将杯壁上的寒气融化成液滴。
“双年展期间,我见到有人在谈梵高,我就想着说说伦勃朗。”
“伦勃朗和梵高,他们两个谁是风车之国历史上No.1,这个话题可能充满了无聊的争论,有一点是确定的,伦勃朗无疑在财富上要比他的后辈成功的多。在梵高一辈子只卖出了一幅30枚荷兰盾的绘画作品的三百年前,在伦勃朗的画室订购一幅作品就要花费500枚荷兰盾,有些时候需要翻倍,也就是整整1000枚金币。”
中年人耸了一下肩。
“嘿,梵高,在关于如何讨好评论家们喜欢的这一点上,你应该多向自己的前辈学习学习,不是么?”
刘子明抿起嘴唇,带着一丝轻慢,一丝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俏皮话。
活脱脱像是一个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老前辈坐在那里指点江山。
诚实的评判它绝非一个多么好笑的玩笑。刘子明没有说出什么让人捧腹大笑的幽默段子,仅是语气稍显的诙谐。由于他是沙龙的主人面子的缘故,场内的嘉宾还是非常给面子的配合笑出了声来。
刘子明一指篝火边的众人,示意他已经完成了“一次笑声”的任务。
然后便接着说道。
“可就算是伦勃朗,他也不是总能讨荷兰的评论家们所喜欢的。”
“自年少之时,被惠更斯所赏识的那一刻开始,伦勃朗的人生总是和一场又一场的成功相伴。他在北海之地声名鹊起,他来到海牙,便几乎轻易的便可以把海牙的首席宫庭画师的职位揽入怀中。巴赫为了这样的的宫廷岗位奔波了半生,伦勃朗却轻易的拒绝了这样的橄榄枝。”
刘子明比划了一个拒绝的手势。
“他来到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的市民阶层便立刻以他们前所未有过的热情接纳了他。评论家说,那样的盛况,让人联想到了多年以前,这座年轻的城市接纳鲁本斯的年代。”
“伦勃朗开了自己的画室,他过着远超常人的奢华生活,一幅画是普通市民10年的收入,生活富足,应有尽有,是王室和总督的座上宾,评论家们笔下的宠儿。来自北海的画布上的国王,艺术之王。他本可以成为下一个鲁本斯的。”
“直到他在一幅作品上搞砸了一切,他画了一幅失败品,然后开始被人们所抛弃,被他曾热爱也曾热爱着他的城市所抛弃。”
男人停顿了片刻。
“1640年。”
“《夜巡》。”
这句话和上句话,《夜巡》与失败品。
两个意味截然相反的句子,两个意味截然不同的词汇。
两者联系在了一起的时候,形成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立刻便带着绝妙的幽默意味,让人会心一笑。
《夜巡》、《蒙娜丽莎》以及《宫娥》,著名的世界三大名画。
它们各自有属于各自的命运。
伦勃朗不是靠着《夜巡》走向职业生涯的高峰的。
相反。
伦勃朗从小就坐在高峰上。
他的职业生涯起点便是高峰,然后从一座高峰爬向另外一座高峰。
而《夜巡》以及他之后的不少副作品,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被当时的评论界所接受。
这幅价值500个荷兰金盾的作品,让他直接从高峰上跌了下来。
无需刘子明特意讲述。
在场的人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却还是在此时轻声笑出了声。
幽默、诙谐以及一点点的无奈掺杂在一起的笑声。
“我应该不需要向大家介绍《夜巡》以及它背后所蕴藏着的故事了,每个人,每个对油画有所了解的爱好者,都对这幅作品耳熟能详。而我想说的是在伦勃朗所绘制的另外一张画,现在看来没那么有名的作品——《玛利亚·特里普肖像》,荷兰的特里普家族像阿姆斯特丹城里的著名艺术大师伦勃朗下订单多订购的作品。”
“《夜巡》、《玛利亚·特里普肖像》,一幅画完成于1640年前夕,一幅画创作于1642年。几乎是完全同一个时代的作品,却是伦勃朗的职业生涯的重要分野线,象征着他一生作品的两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内含。”
刘子明举起了空闲的右手。
“更成功的,更受评论家喜欢的,更受人们所追捧的那个青年大师,艺术神童伦勃朗。人人都喜欢的伦勃朗。”
他竖起第一根手指。
“陷入职业生涯滑铁卢里的,被委托人拒绝支付酬金的,让艺术评论界畏惧的不知该如何开口的伦勃朗。”
他又竖起第二根手指。
《玛利亚·特里普肖像》让委托人很满意,在评论界饱受赞誉,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它。
它是一幅足够完美的作品,带着显著的巴洛克式样的色彩风格,兼具十七世纪时能把一位西欧的画家送至成功殿堂的一切的必备要素。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