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完结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嬿婉默念着《了凡四训》的这句话,望向了长春宫的方向——
前世今生,就是在这里她踏上了新生的转折。
阳光透过窗斜射进来,在她依旧娇美的侧颜上笼上了迷离的金纱,尘埃在光束中曼舞,舞动在重重花影之上,如在她面前铺陈出一条灼灼生辉的锦绣路来。
两侧的珍奇草木、名贵花朵都在层叠错落的木架上依势而放,嬿婉漫步馥郁香气的花间,最终驻足在了一个景泰蓝花盆之前。
只见其中栽种着一株重瓣黄花,金光宝润的牡丹花朵硕大饱满,开于叶面之上,瓣如着蜡,光彩照人,如一泓春水都凝结于这羊脂玉一般的玲珑剔透的花瓣之上,雍容柔和,华贵非凡。
就像,像是某个人一般。
嬿婉素手一指,花匠忙上前笑道:“娘娘当真是慧眼识珠,这是花房今年培育的最好的一株姚黄牡丹,花开繁茂,堪为花中之王,是极衬娘娘的。奴才这就使人给娘娘送去。”
嬿婉却摇摇头道:“不必,本宫自己带走就是了。”
春婵就要上前抱过花盆,却被嬿婉阻了,她亲自端正地捧起那株花,稳稳抱在怀中,笑道:“如此就很好。”
前世她也是这样抱着一盆姚黄牡丹,一步步从花房走往长春宫去的。
花匠和春婵苦劝不得,春婵唯有跟在嬿婉身后小心护着她的手臂,以防她一不小心脱力砸到自己。
嬿婉养尊处优多年,自是不如前世手上力气大,但此刻手却也极稳,就这样不顾众宫人的眼光,亲自抱花往长春宫去了——
她如今处于这个位置,原也就不必再在意旁人的眼光了。
梦中的前世这条路极长,长得让本以为已经跌落云端,沉到谷底的自己,还能再坠入更深的地狱。
前世的皇后刚刚对着穿着绣着姚黄牡丹图案的衣裳,口口声声说着“花中之王,后宫之主,本在人心”的如懿生闷气,将暗火都撒在了自己头上,将她交予金玉妍,这才有了她在启祥宫受辱的五年。
两人前世有怨无情,所以嬿婉今生也并未留手。无论是算计皇后自作自受被王钦折辱,还是揭露海兰暗害二阿哥一事,长春宫于她而言,都只是踩在脚下的垫脚石,借力上行的登云梯。
而她于皇后而言,本也如怡嫔一般,只争宠夺势的棋子,是拉拢皇帝的工具。
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假意里就掺杂上了真心。
许是因为皇后选中了永琰,她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又许是因为皇后待她信任有加,连当年零陵香的翡翠镯子相关的事情都对她一并袒露?
又或许是她们走在同一条路上,真的渐渐地成了彼此可托付后背的依靠。
嬿婉抱着同样的姚黄牡丹,走在同样的路上,却只觉得今生的这条路很短。
短得没几步就走到了长春宫门口,没几步就失去了最近似母爱的人。
长春宫中依旧是莲心迎了出来。
嬿婉恍然想起,自己前世往长春宫送花来的时分,在廊下笑盈盈接自己进去的也正是莲心,原来她们的缘分自那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莲心前些时日大病过一场,如今才好得利索,却依旧是装束齐整,笑意温柔。她见着嬿婉手中抱着花连忙上前扶着,陪着嬿婉一同将花供奉到佛前。
清香三柱,心香一捧,在光彩照人的雍容花朵之前,嬿婉笑着感慨道:“如今还是我和姐姐,倒让我想起头一次来长春宫的时候。”
莲心静静仰头望着那永远在微笑的画像,也轻轻笑了一下,转头对着嬿婉道:“刚刚娘娘抱着花来的时候,奴婢也想起娘娘从前刚来长春宫的时候。”
她的目光悠远起来:“那时候奴婢瞧见娘娘,就知晓娘娘与寻常的小宫女不同。”
同样的宫女装束,穿在她身上就比旁人好看十分,紧束着的腰肢纤细得如同阳春三月里拂动的柳枝一般。浓密得过分的睫毛下黑白分明的眸子中透着一股活泛劲儿,机敏又伶俐,一瞧就是心中有数的人。
这样的美人,又没有挑三拣四的习惯,就是做的是洒扫的活计,也一丝不苟的,连扫的地都比旁人的干净些。又与周围的人都相处得极好,人人都喜欢她,爱跟她说话玩笑。
那时候她就知道,这个小宫女无论想要干什么都会是成功的。
莲心的眼神又落回到了嬿婉身上,笑道:“奴婢当时便觉得娘娘是聪明灵秀之人,留在皇后娘娘身边定然得用,”所以她将嬿婉从洒扫丫头升到殿中伺候,亲自带着她,教导她,“奴婢是我那时还不敢想,娘娘能走到今日这个高度。”
怎么敢想呢?
一个小宫女到大清的皇太后,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儿,谁又敢想呢?
就是当时,她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在将来会救了自己的一命,让她躲过了被指婚给王钦的命运。
小主,
“娘娘当时就胆大啊,”她想起旧事,不免感慨道,“兴许娘娘当时就知道自己要走上哪一条路吧。”
身为宫女却敢算计到一国之后头上,让当朝皇后自食其果,她当初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可嬿婉不仅仅敢想,还做成了。一个身量尚且未足的小宫女,如神兵天降一般,救她于水火之中。
嬿婉只笑笑,的确,她从四执库到长春宫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己要走上哪一条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