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正如刚刚肖尔所说的那样。
这个气膜孔设计包含了渐变截面、渐变孔径、三维结构、孔道内部微结构和多层排部,堪称五毒俱全。
虽然标注在下面的测试数据确实非常亮眼,但维斯塔都有点不敢想,这玩意到时候要怎么才能实现量产……
但这个时候,刘永全又重新开始介绍起了这个三维异形孔的优势和冷却原理,维斯塔也不好出生打断。
直到差不多四十分钟后,整个介绍告一段落,他才总算得着第二次开口的机会:
“刘……”
维斯塔赶紧阻止了刘永全打开新一份PPT的动作:
“我想问一下……根据伱们的设计,单片涡轮叶片上有差不多50组气膜孔,而每个气膜孔的内部结构又是这样……复杂。”
“有没有考虑过生产工时的问题?”
刘永全抬起头,盯着眉头紧皱的维斯塔注释了一会。
然后,发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唉……”
“维斯塔博士,我们使用了技术最为成熟、气流量损失最小的气膜散热技术,只是通过优化气膜设计就把涡轮前温度提高了大约110K,这已经是目前技术水平下的极限了。”
“而如果换用冲击冷却,当然可以降低结构复杂程度,但却会导致气体损失增加,影响大约3-5%的全包线推力,而且可靠性也会受到影响。”
“相比之下,现在只是多耗费一些工时而已,应该不算什么无法接受的代价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