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688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从前有个协谷镇> 第291章 明知是坑,也得往下跳!

第291章 明知是坑,也得往下跳!

  “村委换届归组织管,就算是村里换届,我也只是走个手续。”

  郑为民表示很为难,他自然知道跟杨波不对付的是哪几个,但现在村里局面还不算明朗,他也不方便公开表示支持谁。

  民政局虽然有基层政权科,但是在换届这种事上,充其量也就是帮个人场,根本没有任何发言权!

  不过民政办虽然在换届这种事上说了不算,但是这会民政可是镇上发钱的实权单位,郑为民的表态,还是能够严重影响村里很多人的态度。

  “我知道,我就跟你说一声,咱爷俩好歹也算是亲戚,总有需要互相帮忙的时候吧!”

  杨波笑的很真诚,如果是别的乡镇干部他还不好拿捏,但郑为民不一样,甭管是钱小霞还是郑红英这边,他都有自信把他拉到自己这边。

  “亲戚归亲戚,我毕竟是外村的,我要是跟我大姐似的,在你们村地面上有买卖就好说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跟谁打哑谜,郑为民这次就是因为郑红英的事来的,杨波不给够好处,他才懒得搭理他们村这些破事。

  “这样吧,你让他们两口子随便交点钱意思意思,算是把那个院子给买了,光租着也不是长远的办法!”

  杨波见郑为民如此上道,立刻给出了自己的优惠,跟村书记的宝座相比,那点卖地钱就无所谓了,大不了让杨烁从加油站拿点钱补上,他老子竞争村书记,当儿子的必须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那我就替我姐谢谢您老了!”

  郑为民笑的很真诚, 这种被人算计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明知道这是一个坑,郑为民也不得不往里跳,虽说绣花厂的规模不大,但也关系到十多个人的饭碗,甭管杨波是不是真的想要辞职,作为杨家庄的土皇帝,如果郑为民不配合,他有无数种方法让郑红英的绣花厂完蛋!

  “都是亲戚,说什么谢不谢的,鸡炖好了没,先上两个热菜,我们喝着酒!”

  正事说完了,就该进入到庆祝的阶段了,甭管是村里宝座的传承,还是其他的什么事情,只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事就稳了!

  “最近还得麻烦你陪着你三叔出去一趟。”

  两杯酒下肚,杨波开始拜托郑为民配合做宣传了。

  “啥事?”

  郑为民有些好奇,这老爷子是怎么摆平村里那些有资格投票的,咱这不兴国外那种满大街拉票,都是偷偷摸摸往家塞钱。

  “拜托你跟杨洋陪你三叔去趟强子那边,村里还有几个在外面下岗的,咱们村里既没有他们的户口,也没有他们的地,都是村里老户人家的孩子,我这当长辈的看不得他们受苦,现在协谷矿和建筑公司都没地方,我想让他们跟着强子去开矿,强子倒是答应了,我寻思让你俩陪你三叔去送比较稳妥。”

  杨波能在杨家庄主政四十多年,靠的当然不是那些拿不上台面的算计,作为村里的老书记,谁家有啥困难,不用人家来求,他自己就主动就跑人家家里去帮忙。

  这些人虽然早就迁移了户口,甭管是什么官也好、民也好,在村里都没有投票权,但他们曾经可都是全村的希望,现在这些人即便是落魄了,也不好意思开口回村里,于是杨波就把他们打包送给了张强,至少在那里不会有人打听他们的过往。

  杨波拜托郑为民和杨洋陪着杨振平去送人,还有另一个心思,杨洋代表协谷矿,郑为民代表镇上,这两个人陪着杨振平一起去送人,还是给张强送人,这就有的说道了。

  张瑞在杨家庄影响力是巨大的,所有在协谷矿上班的杨家人,都受过他恩惠的,现在杨振平能往他儿子那送人,这其中代表着啥,就不用他明说了吧!

  “强子那边可是私人的买卖,这些人干活成吗?”

  郑为民倒不担心张强不接受这些人,但是这些人不懂得矿上的技术,去了也只能下死力气干苦力,他怕这些人去了不安生。

  “都吃不上饭了,还有啥成不成的。”

  杨波跟这些人联系的时候,就直接跟他们说了,去之后肯定要下苦力,这些人倒也没啥怨言,只有饿过的人才知道馒头的珍贵!

  “那成,啥时候出发?”

  郑为民自然不会拒绝帮人找饭碗这种事,这阵子如何妥善安置下岗工人,成了协谷镇政府的主要工作,每天都有人堵着镇政府的门口要钱、要工作,搞得牛进明和张新强都不敢在办公室多待。

  “下周吧,等他们都回来了,你三叔包个大巴车一块走。”

  由于张强的煤矿都在兔子不拉屎的大草原、大戈壁上,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能够到达,所以杨波安排杨振平找大巴车送人。

  为了让杨振平能够顺利接班,杨波算是把所有的细节都照顾到了,在这样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那些有投票资格的,谁还好意思不投杨振平一票?

  “咱庄还有很多下岗的吗?”

  郑为民不知道这次下岗潮对杨家庄的冲击有多大,这次下岗潮几乎波及到了协谷镇所有的村,杨家庄作为名义上镇政府的驻地,受的冲击肯定也是最大的!

  “不少,建筑公司都塞满了,村里能塞得小厂子也都塞得差不多了,矿纺织厂破产之后,下岗了一大堆老娘们,幸好有大老板想在矿纺织厂院子里继续干纺织,我去找过他,人家也愿意要咱们庄的女工,要不然咱庄早就翻了天!”

  杨家庄作为协谷镇经济条件最好的村,村民思想活络,很多人不想在大棚里刨食,因此在外面务工的人最多,受下岗潮的冲击也最大。

  刚开始,杨波去郑红英的绣花厂,就是想看能不能塞两个干活的,后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