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阿满

  等他回到观察点时,两个帐篷已经搭建完毕。

  帐篷前的空地上拢起了一堆柴火,架子上挂着铁鼎罐,里面正熬煮着带进山里的大米。

  另外还有两个青年,正在处理土豆、午餐肉之类的食物。

  宋阳没说什么,走到帐篷边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几条猎狗也跟着在旁边趴下。

  简单吃过晚饭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帐篷内,一帮学生围在煤油灯下看书,也有几人在和彭世文讨论各种野物的情况。

  宋阳在帐篷门口铺上自己带来的被褥,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

  从他们的交谈中,宋阳得知,那只叫阿满的大熊猫,是几年前彭世文教授途经此地时发现的。

  当时,阿满产下幼崽才三四个月。彭世文他们路过阿满幼崽藏身的山石缝隙时,幼崽受到惊吓,爬到树上吱吱叫唤。

  就在众人查看幼崽,寻找大熊猫的时候,阿满从山坡上撞破竹丛,如猛虎般窜了下来。

  野外的大熊猫可不像动物园里那般温顺,它们充满了野性。

  平日里看似行动迟缓,可一旦奔跑起来,速度之快绝非人类可比,野性十足。

  即便是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在护崽时都会性情暴躁,更何况是野生大熊猫。

  熊猫幼崽的惊叫声,让阿满误以为幼崽受到了伤害,一出现便全力发动攻击,直扑众人。

  众人被吓得四散奔逃,彭世文教授年纪较大,行动没那么敏捷,被阿满追上,挨了一巴掌。

  幸亏有旁人见他情况危急,跑回来帮忙,才使他得以脱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宋阳见过彭世文大腿上那几道愈合后依旧触目惊心的抓痕。

  然而,执着于野生大熊猫保护的彭世文,并未因此放弃调研。

  好不容易碰到在山上产崽的大熊猫,这可是绝佳的研究对象。

  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伤口,便在此驻扎下来,一待就是三个多月,收集了不少珍贵资料。

  也正因如此,那些伤口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缝合与包扎,愈合后显得格外狰狞。

  对于彭世文这样的人,宋阳打从心底里感到佩服。

  但他也清楚,自己并非从事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之所以在彭世文的团队挂职,不过是因为自己养着团团和跳跳罢了。

  一夜无话,安然度过。

  第二天清晨,众人早早起床,吃过早餐后,在彭世文教授的带领下,熟练地翻过山脊,朝着东北方向的竹林深处钻去。

  这里是阿满长期生活的区域,一钻进竹林,很容易就能看到它留下的粪便、咬断的竹子以及吃剩的残渣。

  一路上,只要见到一团粪便,众人便会围上去仔细研究半天;碰到被咬断的竹子,也会对着咬痕琢磨许久,当真事无巨细。

  宋阳对这些研究兴趣缺缺,他的心思全在这片箭竹林里藏着的竹溜子上。

  趁众人忙着记录各种数据的时候,他在周边四处寻找竹溜子的洞穴。

  在竹林里,分辨竹溜子的洞穴并不困难。

  竹溜子喜欢在竹林下打洞,啃食竹根,导致上面的箭竹成片死亡。但凡发现这样的地方,就很可能有竹溜子的踪迹。

  虽说熊猫爱吃竹溜子,但刨土洞并非熊猫的专长,在这些少有人打扰的竹林里,竹溜子的数量着实不少。

  可惜宋阳没有携带挖刨工具,而且距离水源较远,也不可能单靠猎狗去刨。

  宋阳本想用烟熏的办法,却被彭世文制止了。

  彭世文说在保护中心时他问过,山里已经连续晴朗多日,气候干燥,贸然在林中用火,恐怕会引发火灾。

  毕竟箭竹林里多年积攒下来的竹叶太过厚实了。

  既然彭世文不准用火,宋阳只好另想办法。

  他用砍刀轻轻拍打地面,通过震动传来的异常,判断地下潜藏的洞道位置。

  找到其他出口后,他先将这些出口堵住,然后砍来一根木竹,插入土洞洞口上方,又在另一根竹子上用刀子砍出几道刻痕,接着便蹲在洞口,用指甲刮动刻痕,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

  这种声音酷似竹溜子啃食竹子时发出的动静,一旦出现,往往会让洞里的竹溜子误以为有同类入侵,从而跑出来查看。

  而这一查探,便是宋阳逮住它的绝佳时机。山里人对付竹溜子,有的是办法。

  看到宋阳找到竹溜子洞穴后的一系列操作,有两个青年学生好奇地凑了过来。

  “这法子真能行?”其中一人满脸怀疑地问道。

  宋阳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们别在这儿捣乱,这样抓到竹溜子的可能性才更大。该干嘛干嘛去,要是晚上想吃到肉,就别在这儿瞎晃悠。”

  这两人却上蹿下跳,一点都不安分。在这样的惊扰下,再巧妙的法子也难以奏效。

  两个青年见状,不屑地撇撇嘴,转身离开:“谁稀罕吃竹溜子啊!”

  对于宋阳这个团队的编外人员,他们始终还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

  宋阳无所谓地摇摇头,再次将注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