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贴告示

  陆野特意将面试时间写在了5天以后。

  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租赁厂房留有一定时间,二也是为了给那些应招的知青们一些考虑的时间。

  国家政策眼下虽然鼓励返乡知青自力更生,可是工人主导一切的思想,仍然扎根在普罗大众的脑子里。

  进厂当工人,端起铁饭碗,既光荣又体面,那才是王道。

  知青自行组成劳动合作团体,在大部分人眼里都是不靠谱的代名词。

  小集体也往往被人说瞧不起。

  这种并‘不体面’的工作,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得了的。

  陆野写字的时候,李明珠已经给陆野泡好了茶水,送到了陆野旁边。

  经过半年的不懈学习,李明珠在认字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寻常的汉字她都已经认识了。

  看着大红纸李明珠在心里默默念着。

  “陆大哥,你写的可真好,我看了都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呢。”李明珠很是捧场的说道。

  “我再多写几份。”

  陆野提起毛笔,再次书写起来。

  一连写了十五张大红纸,陆野这才感觉差不多。

  “行了,就先这样吧。”

  “我去熬点浆糊,下午我就去贴。”李明珠很是积极。

  “先不急。”

  陆野拉开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沓钞票,递向李明珠。

  “这里有200块钱,你拿着去买几套像样点的衣服,咱们以后的工作每天都要和人打交道,着装和形象都很重要。”

  “不用,我自己有钱,我自己能买。”

  李明珠连连推辞,不肯接受陆野给的钞票。

  陆野板着脸,略带不悦的表情轻声道:“你忘了之前怎么答应我的,要跟我做事,那就得听我的,我让你拿着你就拿着。”

  陆野再次把手里的钱往前一送。

  陆野很清楚,李明珠生活节俭,即便是有钱也不怎么舍得花,想要让她听话,唯有强硬的去要求才行。

  “记住了要买好的,贵的,别买那些便宜货,让人看了,还以为咱们销售站没实力,到时让人质疑咱们销售站,那可就得不偿失了,知道吗?”陆野轻声道。

  先敬罗衣后敬人。

  总有人说不要以貌取人,可是现实中真正能做到的又能有多少。

  尤其是生意场上,在这一方面更是突出。

  看你开什么车,看你戴什么表,看你穿什么衣服背什么包。

  很多时候,不把外面的这些面子上的东西做足,两边光是一见面,生意还没谈就已经失败了。

  而往往奇怪的是,却很少有人去关心你欠了多少钱,背了多少债。

  李明珠没想过那么多,只觉得陆野的话很有道理。

  当即很是认真的点头道:“嗯,我知道了,你放心陆大哥,我肯定不给咱们销售站丢人。”

  陆野将钱塞进李明珠的手里,随后又道:“贴完这些告示以后,你再去买一些常用的东西,我等下给列账清单给你。”

  “嗯,好。”

  陆野大致拟了一个物品清单,都是一些常用的办公用品,又交给李明珠一些钱。

  这次李明珠倒是没有再拒绝。

  第二天。

  李明珠按照陆野交代的,提着浆糊和告示,去了一个又一个街道。

  将陆野写的告示贴在了街道的告示栏上。

  陆野之所以选择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街道的人流量大,而且往来的知青也比较密集。

  用一句广告里的专业用语,这就叫‘精准投放’。

  果然,在李明珠张贴完这些告示不久之后,就有很多人发现了告示上的信息。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待业知青,都知道了这个众城销售站的名字。

  另一边。

  秦主任也向厂长做了汇报,一年2000块钱的租金,对于偌大的三机厂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但这毕竟是创收得来的资金,有就总比没有的好。

  “你是物管主任,这些事你更了解,你怎么看?”厂长愁眉苦脸的反问向秦主任。

  “我觉得这个租金还是比较合理的,咱们的那排旧厂说大不算太大,而且限制这么多年了,年久失修,想租更高也不太可能。”秦主任道。

  “那就租吧。”厂长一锤定音。

  三机厂的设备陈旧,产品单一,其所生产的产品早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同类企业。

  只是因为身在计划经济体系内,有国家派下来的部分订单勉强维持着生存。

  别人不知道,但是他们这些厂领导各个心里都很清楚,三机厂已经到了外强中干的地步了,所有的资金全都靠上面拨款。

 &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