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荆州第一大才是这位桓氏的小公子桓佑呀。
难怪其父桓阶坐在那里老神在在!
哪怕不愿意反抗成公子的刘表,都清楚这是当前荆州最好的策略。
毕竟刘表也对是否归顺朝廷摇摆不定。有了这两年时间,不仅占据了“匡扶汉室”的大义名分,还能够把天下大势看得更清。
那时做决定,肯定就不会犹豫了。
可正史中,荆州士族不都是没有战心吗?
曹操来攻荆州,遍地都是投降派,却无人想割据自立。
曹操本就是士族出身。
他来攻荆州,士族还是士族,利益不会受损。
但如果是护民军控制了荆州,这些世家大族,起码都要交出半数族产,而且还得和贱民平起平坐。
如何抉择,不是明摆着吗?
史上只留下姓名又体弱多病的荆州桓氏嗣子桓佑,在襄阳刺史府中,一鸣惊人,再一次改写了历史。
荀谌返京了。
带着荆州刺史刘表给内阁的信件返京了。
信上还有荆州多数世家大族的签字。
荀谌刚刚渡过汉水,文聘已经率领五千兵马东渡汉水,去江夏攻伐孙策;
霍峻(字仲邈)率领三千兵马同样东渡汉水,去抢占随县;
与此同时,蔡瑁、张允(刘表的外甥)也紧急赶往洞庭湖,准备率领水师封锁江夏郡至长沙郡的江面,或把孙策困死在江夏,或将孙策歼灭于临湘城下。